《寡人之于国也》高中语文课件

时间:2022-01-15 13:28:46 语文课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高中语文课件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课件来辅助教学,借助课件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课件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寡人之于国也》高中语文课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寡人之于国也》高中语文课件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思路。

  2、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之”字的取独用法、“凶”“加”等字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再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内容层次。

  明确: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

  明确:

  (1)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接受;

  (2)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

  2、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

  明确:

  (1)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2)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

  (3)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

  3、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

  明确:

  (1)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2)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3)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

  (四)拓展延伸

  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

  明确:

  (1)“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

  (2)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

  (3)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

  (4)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

【《寡人之于国也》高中语文课件】相关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03-13

《氓》高中语文课件05-14

《祝福》高中语文课件05-14

《红楼梦》高中语文课件05-14

《短歌行》高中语文课件05-14

《赤壁赋》高中语文课件05-14

蜀道难高中语文课件05-14

《小狗包弟》高中语文课件05-14

《兰亭集序》高中语文课件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