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手机管理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学生手机管理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学生手机管理心得体会1
新世纪的的今天,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跨越,生活水平提高了,时下,手机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手机的价格也不断趋低,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中学生接触手机的机会在不断增加。虽然学校和班级管理中都对中学生使用手机采取了明确的制止措施,如限制学生宿舍用电、收缴手机等,但学生课堂上玩弄手机、发短信、打电话,课堂外偷偷花四五毛钱在各种小商店充电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这对班主任的班级教育和管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那么,中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呢?
哲学上说,要从发展的、对立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中学生使用手机,也应该看到其积极、有利的一面:首先,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家庭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生活面貌改善的一种反映,也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一种时尚和象征,用现在中学生的话说,现在不用的学生就“OUT”了;其次,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心理和生理都不可能非常成熟,这样父母的引导、监督和敦促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学生特别是高中生都寄宿于学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手机沟通自然而然的成为其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一些留守学生与父母亲的交流甚至只能通过简单、快捷、方便的手机来实现;再次,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中学生如果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会获得很多收益。中学生在学习上碰到什么困难和疑惑都可以通过手机第一时间联系老师予与解决,这给一些学生平时因为胆小或不好意思不敢向老师“面对面”请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学生之间使用手机可以增加课外交流的机会,通过讨论问题、交流学习经验实现共同进步。最后,手机作为一个工具,本身还有很多可取的地方:
①如手机上网功能,通过这个功能,学生可以直接使用手机上网,浏览各种学习网页,采集各种学习资料如手机上网查字典、名题解析、考点分析等,还可以与其他地方的学友探讨知识,分享资源等如使用QQ聊天等,这不仅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成本;
②手机的附加功能如音乐功能、聊天功能以及电子书等是学习之余有效的放松方式。
但是,纵观目前中学生使用手机产生弊端的现状,很多学生都没有有效利用资源,不自觉地忽视这些有利的方面,转而沉迷于手机各种娱乐,从而导致不能集中精力于主要任务——学习上。一些学生沉迷于手机QQ聊天和浏览电子书,而又迫于在班里学校和老师“严抓严打”,因而“牺牲”休息时间通宵达旦,第二天疲劳不堪,不能集中精力于课堂,也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从而导致学习不断下降,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学生由于用眼过度,还特别容易损坏视力。一些学生则热衷于与“同学”的联系,特别是与异性同学打电话、发短信、聊天等,在这方面的人际交往把握不定,容易助长学生早恋的苗,这会影响学习也影响与其他同学的交往。而还有另一些学生则会接触一些手机上网的不良信息等,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会起到不良诱导。这三种学生如果得不到有效引导和监督,很容把这种习惯直接带进课堂,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学生也会成为必然。
前面两个大的方面是从教育教学方向论述的,但也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安全问题。一些学生为了给手机充电,甚至会在宿舍自行剪接电路,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②手机辐射。长期使用手机对人的大脑、眼睛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特别是那些国产的低劣手机,它们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价格更便宜、磁性更小的手机内置天线,这些天线往往产生更强的辐射,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有些辐射造成的伤害可能会伴随一生。
综上所述,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有弊,而且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所有使用手机的不利影响几乎都与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有效自制有关,一旦学生能够对手机形成正确的观念,能够恰当的使用手机,能很好的自制和调节,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总体而言还是利还是远远大于弊的。要使学生正确、有效、合理地使用手机,离不开班主任和老师“管理”,但这种“管理”不能只是停留在“禁止”上面,而应该是教育、引导和敦促的有机结合。
关于学生手机管理心得体会2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教育部的这一新规,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支持,“不让孩子带手机进学校是为了孩子好,不能过度依赖手机”,也有的家长质疑,“不带手机,学生自己上下学期间有问题怎么联系家长?”,还有人吐槽,学生使用手机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作业都是手机上布置的,而且越来越多”。
其实手机该不该带入校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引发争议。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孩子,智能手机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上网为孩子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能更快更多地获得各种信息。但不可忽视的是,一些青少年自制力较弱,沉溺网络耽误学业,也导致近视越来越低龄化。减少中小学生的手机依赖,已有共识。但如何减,如何管,却一直未有定论。早在 20xx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带入课堂。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缺乏管理细则,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有的老师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极端的还砸毁手机,由此而引发的师生冲突也不时见诸媒体,家长们对此也颇有意见。
此次教育部的《通知》不仅态度鲜明反对手机进课堂,而且,对于如何管理也做出了更明确具体的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更强。比如,有的手机过度使用是因为老师习惯留电子作业造成的,此次《通知》就对此做出明确规定,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对于一些家长提出的方便联络的问题,《通知》也并未“一刀切”,而是“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为有需要的家长留出了余地。同时,要求学校设立“校内沟通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通信联系。
如何能让孩子们管好自己、用好手机,是学校、家长、学生和全社会都需要答好的考题。如今,校园里已明确管理权责,加强日常管理,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做好引导和督促工作,共同让孩子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关于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要求,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加强我市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各中小学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细化管理措施。管理办法需明确以下事项:
(一)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
原则上在校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的需求进行综合研判,申请流程由各学校具体规定。
专心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加强我市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各中小学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细化管理措施。管理办法需明确以下事项:
(一)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
原则上在校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的需求进行综合研判,申请流程由各学校具体规定。
(二)校内手机保管规定。
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学生手机进入校园后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保管装置、离校领取方式等具体内容。寄宿制学校应制定学生手机在生活区的使用管理办法。
(三)校内沟通联系方式。
各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寄宿生在校内与家长的通话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校园内沟通联系方式,包括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生管人员热线等便于学生在校内与家长联系的途径。学校提供的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应广泛告知教师、家长及学生。
(四)对课堂教学和作业的管理规定。
各学校应对教师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等做出相应规定,包括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等。
(五)其他与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相关的内容。
二、加强宣传引导
各学校要针对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目的意义、具体规定等内容开展对教师的宣传培训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一)加强宣传培训。
各中小学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的相关规定、要求,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熟悉本校学生手机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
(二)加强教育引导。
各中小学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把合理适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对待手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做好家校沟通
各中小学要将手机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告知家长,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途径,讲清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必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班主任要加强家校联系,形成育人合力,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的规定,同时加强对学生在家期间使用手机的教育管理。
四、强化督导检查
各中小学要将手机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融入对学生的评价及文明班级等评价中,要将落实家校联系、不得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各区教育局要指导学校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及时帮助学校解决在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市教育局将把学校手机管理工作情况纳入日常督导范围,确保有关要求落实到位。
各县(市)区、各校在推进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送至市教育局中教处邮箱:xx XX市教育局
20xx年X月XX日
关于学生手机管理心得体会3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如今,普遍使用手机加剧了中小学生的近视程度。虽说有一部分孩子用手机是为了查学习资料,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孩子把手机当作玩具,刷着刷着就不经意间过去一两个小时。手机连接的网络是个万花筒,对于心智不成熟自控力又不强的孩子,玩手机确实非常容易成瘾。
需要指出的是,出台有关规定后,并非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要知道,20xx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规定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但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关键是要在执行上下功夫。如何识别中小学生有无带手机入校?违反规定带手机入校的学生,该受到什么处罚?对这些方面都应制定措施。另外,住校生没了手机,如何和远方的家人联系?这就需要做好保障。禁带手机进校,其他电子产品要不要禁?就笔者所知,允许学生带平板电脑的学校不在少数,但部分功能是锁死的,比如不能下载。那么,这样的电子产品是否允许带进校呢?再比如,有些无良商家受利益驱动,将手机换个“马甲”,美其名曰“学习机”。学生堂而皇之带它进校园,该怎么处理?这些都需要有对策。值得一提的是,禁带手机,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万一学校做好了手机管理工作,可有些家长却在拖后腿,放任小孩玩手机或偷带手机进校,那么,禁带手机入校园的实际效果就变得微乎其微。鉴于此,学校和家庭须通力合作,少了任何一方的配合,《通知》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网络游戏更是特别容易让人上瘾。对于自觉性和自制力尚很差的中小学生来讲,尤其容易着迷,因此必须集合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心读书、健康成长的环境。
1、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开展专题教育、规范学校管理、推动家长履责,是堵住上瘾漏洞的关键一环。要把预防的篱笆扎紧,就需要学校和家庭无缝衔接。如今,多地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时段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都是值得推广的好做法。
2、老师不埋怨家长疏于管教,家长不“甩锅”给老师,而是共同负起责任,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3、“堵”的同时如果缺乏“疏”的举措,难免会让孩子在好奇心和冒险意识的驱使下,钻空子、想歪点子去接触游戏,适得其反。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更多文体爱好,以充实美满的陪伴、健康积极向上的兴趣排挤“手机控”的`时间和空间,降低沉迷的可能性。
4、大力度实施网络素养教育。当然,因为害怕沉迷网游而盲目排斥网络的做法也是要不得的。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调查发现,很多青少年学生对信息课堂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电脑课,玩电脑就是聊 QQ、打游戏;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也缺少明确计划、有效监控和管理,放任学生上网娱乐。长此以往,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就会狭隘和片面,对网络的使用也就容易限于游戏之类的娱乐。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实施网络素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创造价值,而不是被网络所牵制。
5、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和服务平台。防治沉迷手游还需要对游戏公司、工商个体等加强管理、加大整治力度——游戏本身的防沉迷举措是否严格到位、实名认证是否有空子可钻?学校周边小卖部等工商个体有没有在变着法地诱导学生玩游戏、帮助孩子绕过监管规定?……各游戏公司应自觉抵制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违背社会公德等禁止内容,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和服务平台。
6、加强监管。各市场主体也必须自觉承担呵护下一代的责任。若是将经济效益放在社会效益之上,被金钱蒙蔽,就必须依法严肃查处。
【学生手机管理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心得体会07-03
手机管理的心得体会优秀06-20
学生管理心得体会04-03
手机销售心得体会03-16
学生自主管理心得体会05-16
学生宿舍管理的心得体会11-03
学生带手机的检讨书01-29
学生手机检讨书12-02
被收手机学生检讨书04-24
学生带手机检讨书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