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
1、情境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体会到了故事中动物鲜明形象,令大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感受着故事中动物的神态行动。同样在我们同学们的生活中肯定也会遇到过自己记忆比较深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可以说保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出示图片)来完成今天的习作。教师启发学生收集课外的相关资料、素材,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定向观察,也可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
1、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将习作要求理解透彻。
2、想一想自己与动物之间的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或者根据课本中的图画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在自己的脑子中进行构思。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搜集相关资料、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回顾本单元的多种方法,自己整理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了解习作要求,并进行资料的'收集省略。
说说你是如何保护动物的?
一、观察图片,畅所欲言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二、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明确习作要求: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
(1)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2)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3)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5)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
(6)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7)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
(8)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9)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10)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三、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醒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
(1)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2)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3)哪些要略写?
四、组织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五、学生自由习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
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具体。
3、学生自由打草稿。教师巡视,参与习作,随时指导、点评。
4、学生习作结束后,修改习作,自己写出自评语。
1、认真观察图片。
2、学生合理想象。
3、大胆的在小组发言,和同学共同交流自己的看法,提自己的意见和看并从中学到有用的方法。
4、学生尝试写作。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为写作做好铺垫。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拓宽明确写作的方法。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主要是写童话。我们要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以事实为基础的有想象力的童话。
2、选定内容: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
(3)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5、结构顺序:先交代时间、事情的起因。接着描写啄木鸟看病和治病的过程,最后写治好病后的啄木鸟和树的心情。
下水文:
啄木鸟治病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风风火火闯进了啄木鸟的诊室,慌慌张张地说:“我的桃树要死了。前一段时间还好端端的。可前两天开始,它好像快干枯了。眼看我就有鲜美的桃子吃了,这下可泡汤了。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来到小猴家,啄木鸟医生看着那棵桃树,从容镇定地绕着树枝飞了一圈。啄木鸟一边飞,一边细心地观察:“这棵树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树虫惹的祸。”果然,他看见树上有许多小洞。于是,啄木鸟医生就用尾巴支着身子,用爪子抓住树干,稳稳当当地站在树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进树洞里,把一只黑色的毛毛虫叼了出来,给猴爸爸看了看,然后吃了下去。
治完病后,啄木鸟说:“猴爸爸,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你会有桃子吃的。包你吃个够。”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鸟医生,说他是森林好医生。
两个星期后,桃树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生机盎然。小动物们在树上玩耍,猴爸爸也收获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和森木里的动物一起分享。
开头扣题,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风风火火”写出小猴爸爸的紧张的心情。
动作描写,写出了啄木鸟工作认真。
首尾呼应。
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吧。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
教学内容:习作3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继续习作;2、作后指导评改;3、工整誊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
(发现共性问题,发现优秀习作,解疑释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打断习作思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一气呵成地真实表达)。
二、作后评议,完善提高
1、大声朗读,昌其气,明不足,自主修改。
(投影)修改什么……
△有无错别字?△景物描写的顺序是否恰当?
△景物有没有色彩、声音?△小动物们在快乐地活动吗?
我的'十分钟
2、同桌互读、互改,推荐佳作。
3、“小荷尖尖”――佳作欣赏,评议。
4、“现场直播”――选择一两篇中等习作,生读师训,师生现场共改。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为自己的习作起个名字,汇报、评议。
(投影)“好是改出来的”――现代作家 赵树理。
三、工整誊抄,及时鼓励。
板书设计: 发 现
1、发现了什么?
2、是什么样子的?
3、想到了什么?
智慧瞬间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3.学会用“谈笑风生”造句。
二、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
播放有关台风的录像,让学生初步了解台风的危害。
引入课题,板书:跟踪台风的卫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议读体会,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1,2两段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讨论交流
3.练习有感情朗读
(三)自读表演,学习3,4自然段
1.提出小组学习要求
自由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3,4自然段。配乐表演。
2.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3.指名小组分角色表演,师生评议。
4.全班分角色朗读这2个自然段。
(四)议读体会,学习5,6自然段
1.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点拨
(1)台风很可恶,从“暴跳如雷、疯狂的巨兽”看出来。
(2)卫星早就看出台风“无能为力”了,找句子读,体会。
(3)人们的表现
(4)重点理解“谈笑风生”。假如没有气象卫星,人们能“谈笑风生”吗?
运用“谈笑风生”造句。
3.朗读,体会台风的.外强中干,凶猛可怕;卫星的尽心尽职,高兴自豪。
(五)读议体会,学习7,8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卫星的自豪?卫星为什么会如此自豪?
3.有感情朗读7,8自然段。
三、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你还想知道哪些人造卫星?请课后收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再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5
教学目标:
1、有效预习,准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在字词理解方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与文本展开对话,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获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层层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明晰道理的同时,获得做学问的启示。
养成教育训练点:
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的认知准备
理解本课生词、有积累价值的四字词语。朗读课文,将初读落实到课前预习之中。
教师的教学准备
PPT,搜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学问”,让学生齐读并说说平时你都从哪儿或请教谁获得过“学问”?(预设:有声──老师、家长,无声──书本)
2、今天,我们要请教的对象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出示第一小节,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他(指名读此节)。
3、通过第一小节,你都获取了哪些信息?(生谈,随机点红关键词)齐读这一小节。
4、再读此节,此刻,你最想了解什么?(生说)(随机板书“满怀好奇”)
5、你们的想法和文中的“我”不谋而合,就让我们满怀好奇地跟随文中的“我”一起探究(揭示文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认读生字新词
(1)(出示本课生词和易误读的词语,显示于成熟的桃子上)看,这就是王大伯的桃园,树上结满了桃子,让我们一起来摘桃子吧。(指名认读)
(2)桃子摘下了,拼音都没有了,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领读)
2、文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值得我们积累,(出示本课四字词语)学生认读。
3、这些词语中有很多都是表现“我”心理变化的,如果顺着文路,接着“满怀好奇”往下写,该选哪一个词语呢?(学生依次汇报,随机板书,同步指导难写字“惑、疑”)
4、“我”的心理变化是文章的一条叙述线索,还有一种叙述的顺序,你在预习时留意了吗?(时间顺序)随机追问并板书“冬、春、夏”。
5、指名按时间顺序进行课文朗读的展示。
三、精读对话,明理悟情
1、课文读通读顺了,结下来就让我们顺着文路,跟随文中的“我”一起探询剪枝的学问吧。
2、首先让我们走进那个冬季的"一天,从王大伯的动作、言语中,你读懂了“剪枝的学问”了吗?(请学生自读2、3小节,勾画相关语句)
3、出示2、3小节
(1)学生汇报勾画语句,让学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王大伯介绍的“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预设:剪去粗壮的枝条,就会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板书“多、大”
(2)这可是王大伯多年经验,如果你就是王大伯,你会怎么说这番话?(充满信心)
(3)随机指名朗读王大伯的语言,追问从哪些关键之处体会到了这种信心?(抓住“啰!”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追问除了言语,还有何处也让你看出了王大伯的信心满满?(抓住第2小节第2句动作引导学生感悟并指导朗读)
(4)王大伯是自信满满,而此时的“我”则是(引读板书:一脸疑惑、将信将疑),“我”的心理你们能从这字里行间发觉吗?
A、“一脸疑惑”:a、重点指导第2小节最后一句问话的朗读。
b、让学生接下去把“我”的“惑”说清楚。(在问句后加上横线,让学生填空。)(预设:剪去这些好好的枝条,产量不就会减少了吗?)板书“减少”
B、“将信将疑”:a、给此词换词。(半信半疑、又信又疑)
b、联系上文,为何会信?(王大伯充满信心)
c、联系下文,你能读好内心的“疑”吗?(指导朗读)因为是内心活动,所以只有冒号,没有引号。
4、冬季的一天,“我”的内心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板书“?”,而王大伯对此却是充满信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3小节,再次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5、“我”心中的疑团最终有没有解开?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手脑并用,练习提升
1、巩固课堂:练习书写生字。
2、延伸课外:关于语气词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求新
1、出示本课的四字词语填空,让学生将词语补充完整。
2、让学生选用其中的词语说说上节课所学内容。(即课文1-3小节的内容)
二、精读对话,明理悟情
1、走出冬季,让我们迈进春天,引读第4小节。
2、出示第4小节
从字里行间,你读出了什么?(美、愉快、盼望)随机指其朗读对应内容。
3、转眼间,春去夏来,谁为我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出示第5小节)
(1)指名读文
(2)读读这个词(又惊又喜),这个词和将信将疑一样,将两种情感融合在了一个词语当中,联系上下文,你能读出这“惊”和“喜”背后的原因吗?
(3)学生汇报,随机指导其朗读相关语句。
A、第2、3句话:指导学生抓住“惊喜”,探究“啊”的多元读法。
B、最后一句:引导学生抓住标点“!”感情朗读。
(4)指名再读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点红“道理”,仅仅指桃树剪枝的道理吗?随机板书“增加”
(5)原来,剪枝的学问并不简单。现在,你能结合板书将你领悟到的“剪纸的学问”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深化主题,多元理解
1、很多时候,减少就是为了增加,在桃树的身上“增加”就是桃子(指板书“又大又多”),更多的时候,增加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
板书“”
2、出示“惜墨如金”
(1)生说字面理解。
(2)师补充其背后意蕴,与“减少是为了增加”的类似之处。
(3)从这个角度,再来阅读课文的第3小节,你认为要不要写这一小节呢?
(预设一:抓住“盼望”,情感的承上启下;预设二:时间的延续,植物生长必经的开花阶段,不可省略)板书“满心盼望”
(4)原来这小节有这么多的作用,看来,“减”要减掉没有用途的多余的东西,可不能盲目地减。
3、如果说“我”刚开始因疑惑而满心“?”,在经历这一个春天的满心盼望后,此刻就应该画上“!”,板书“!”
4、再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读出此时的感受。
5、明白了剪枝的学问,如果换个角度,从“做学问”的角度再去读读课文,从文中的“我”身上,你又学到些什么呢?(预设:要学会发问,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6、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得到学问离不开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发现的眼、一个勤思的脑,就让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指板书“?”),享受更多发现后的惊喜吧(指板书“!”)。
四、手脑并用,延伸拓展
1、巩固课堂:和文本有关的练习(选用《评价手册》《补充习题》)。
2、延伸课外:争做生活有心人(二选一)
(1)寻找生活中“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与同伴或家长分享。
(2)生活中还有很多学问等待我们去发现,你能例举一个生活中的学问吗?如果能简要说说发现的过程就更好了。
板书设计: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揭示课题后,就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来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首先,出示自学提示
1、找出带有“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四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2、剪枝的学问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其次,引导自主学习,交流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我让孩子们体验了“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怎么样是满怀好奇?又怎么样是一脸疑惑?怎么样是将信将疑?怎么样是又惊又喜?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心理变化的感觉,在课堂最后,进行了拓展思考的练习,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文中“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并且让学生明白:我们要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多学多问,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能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2.写好钢笔字,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3.读读背背,积累带有动物的成语,并学习一篇美丽的诗歌。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学会正确的求救方式。
思维发展目标: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区分“漂流”和“漂浮”
2、说和写植物种子的传播。
3、读、背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小诗《晨牧》。
4、口语交际:遇到意外情况如何自救和求救。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积累运用。
2、练习写好钢笔字。
一、学用字词句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1。
(1)学生自由读读这些词。
(2)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漂流”“漂浮”。
(3)指名读读这些词语,齐读。
(4)讨论讨论,并互相说说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5)指名说说自己熟悉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3、练习连一连。
4、反馈。
5、指导2
(1)选择一种植物,读一读,想一想,并和同桌说一说。
(1)指名说一说,有不完整的地方师生共同补充。
(2)自己练习填一填。
6、我的十分钟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谈一谈。把你熟悉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写下来。
7、指名读一读。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
(1)出示:“素、晃、荒”。读一读
(2)注意观察: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3)集体交流,总结:写这一类型的字注意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4)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6)反馈、点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够背诵“读读背背“中的8个成语和诗歌,结合插图形象理解。学写毛笔字。
一、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
2、我的十分钟: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的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要熟读这些成语。
(2)指名读成语。
(3)边读成语,边看图,要求能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读,练背。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说一说。齐读这些词语。
3、指导第二部分
自由读读这首诗歌。
指名读读。
讨论这首诗歌的大概意思:早晨的时候,晨雾浓密,一个孩子干这鸭子往河沿里走,他吹着牧歌,鸭子刮刮的叫,构成了一幅非常优美动人的乡村图景。
同桌练习熟读并背诵。
指名背诵、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师:板书“点”,它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可别小看它哟,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侯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2、指导学生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3、教师执毛笔范写点(这叫露锋点)
4、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5、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6、学生临贴描红。
7、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点,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点画的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变的能力,规范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2、习得一种在“危难之中”能够成功地自救或求救的本领。
一、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练习。
(1)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录像。
(2)教师讲述注意点: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我们应该学会求救,生活中会有哪些意外呢?如果遇到了,应该怎样自救或者求救。
(3)教师示范火警求救。
(4)学生说火警求救。
3、我的十分钟
(1)同学间自由交流不同的求救语言和发生不同意外时怎样自救。
(2)以小组为单位,各选出一名选手参加大赛。
(3)请一同学当主持人,开始比赛。
(4)评选最佳救助天使。
教师小结本次比赛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7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写。
教学难点:
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观察秋天,并画或者选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2、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写前指导
1、指导学生读语文书习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⑴、写前要先向同学介绍图画的内容;
⑵、写时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⑶、写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
⑷、展示和欣赏。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请一学生将画的'内容描述出来,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
⑴、在学生叙述时,教师相机指导叙述的顺序。
⑵、请同学们评价他说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
⑶、有意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中间后四周,先整体后部分等等。
⑷、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跟在叙述图画时的顺序一样,将自己叙述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
⑸、教师抓住一学生叙述时的色彩、声音、想象的句子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⑹、出示范文指导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⑺、再指导学生想想刚才一学生叙述时有哪些是图画上没有的。然后指导学生在写看图作文时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实际的想象。
⑻、教师再抓住刚才学生发言时的好词佳句,先表扬他们,然后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⑼、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词佳句。
⑽、让他们说说哪些可以用进自己的习作。
⑾、教师说一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将几个词板书后让学生说一段话,在说话时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
⑿、这时教师再让刚才叙述的同学将自己的图画再讲述一遍,并让所有的学生当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交流。
⑴、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画的内容跟同桌学生讲讲,互相提示、修改。
⑵、集体交流,评价并修改。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写作。
学生开始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板书设计: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1、看图知中心
2、观察有顺序
3、写作有条理
4、用上好词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8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 认识“钥、匙”等12个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会写“扇、枚”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
2.激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11.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 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1) 翘舌音:扇(shàn)爽(shuǎng) 柿(shì)
(2) 后鼻韵母:粮(liáng) 杨(áng)
3. 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这些生字的?
4.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生字
1.学习写生字、交流写法。
2.练习写生字。
3.抄写词语表中的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用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指导学生如何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学生的读,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了解如何将句子写生动、具体。1
8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春天的雨润物无声,夏日的雨给人带来一阵清凉,而秋天的雨则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一起来看:(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指导写“爽”字,读准多音字扇,和三个轻声。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指名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小诗))看!这几句话连起来像一首美丽的小诗,谁来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指一生读≈
这首诗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请同学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秋天的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_
1、生读。
2、反馈秋天的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指名学生说。
在我们的课文中,小作者也写了自己对秋雨的印象,请同学自读全文,把印象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
4、指名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并说说为什么?
三、重点感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2、指名说。
3、第二节中这些漂亮的词语分别给了谁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读第二小节,注意要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读清楚,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4、学习第二句
刚才老师听见许多同学喜欢读这两个句子:
出示句子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A(1)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
(2)刚才我们通过想象银杏树的叶子,把句子读活了,谁能结合想象读下面的句子,自己练一下。
(3)生练读。
(4)指名读。
(5)为什么把“飘哇飘哇”读这么慢?学习这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齐读这句话。
(6)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7)读关于田野、果树、菊花仙子的句子。
6、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课文用一个成语进行了概括。它是?请找出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句子叫作中心句。
7、刚才我们随着蒙蒙秋雨,看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园、菊花都变得分外美丽。现在请一个同学跟配乐朗读,同学欣赏。
8、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 ,( )苹果像( ),( ),( )
( )像( ),( )。 同学们真能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秋天变得更美丽了。秋天的雨不愧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除了好看的颜色,秋天的雨还有好闻的气味和好听的声音呢!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并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生回答。.
师:秋天的雨藏着哪些气味?(生答)这么香甜的气味,难怪小朋友的脚会被勾住。
3、齐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除了好闻的气味,还有好听的声音呢!它们好象在告诉人们――冬天来了(生答)
小喜鹊,你在干什么――
小松鼠?――
大肚皮的小青蛙―
松柏爷爷――
连杨树、柳树也赶紧躲进树妈脚下。他们都在准备――(过冬了)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过渡:秋天的雨,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使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色,闻到了那香甜诱人的气味,还听到了充满关爱的声音。也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5、让我们把这丰收的喜悦,满天的欢乐用朗读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秋雨的脚步走进了美丽、神奇、又充满活力的秋天,秋天的雨――(出示每段开头一句组成的诗)同学们真会读书。在阅读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快乐,体验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秋天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秋天的山、秋天的水、秋天的树等很多自然景色都很美,选择你喜欢的景物,仿照课文的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颜色 气味 声音_
钥匙 丰收 欢乐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颇有一些体会:
在第一课时,我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到了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第二课时又在感受秋天美好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自由练读,在指导朗读时,则以点带面,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不同的自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二自然段采用分句理解朗读的方法,第三自然段则用“吃水果”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第三自然段则运用引读的方法,一篇课文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读得美,读得兴趣盎然,读得充满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还有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教会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理解它。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画的树叶在黑板上进一步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这一词语。从工具书的运用到分解词素,方法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符合多样性的教学课堂。
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时时感到,我会说,我会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处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你想怎样去读”“你喜欢哪一段“,自主的火花时时闪现,但自主的同时也不忘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02-27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01-26
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5-28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0篇02-27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0篇)02-27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1篇02-27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精选10篇)02-28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02-21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合集10篇)02-28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集锦10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