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论文

时间:2024-06-12 11:55:25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通用)音乐教学论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音乐教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通用)音乐教学论文15篇

音乐教学论文1

  关键词:高师 声乐教学 基础教育 衔接

  摘要:通过对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分析,从新时期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师基本素质的改变和高师声乐教学对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衔接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如何实现高师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有效衔接的具体方法。

  声乐(vocalmusic),是一种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能性课标之一。随着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全面展开,高师以往的声乐教学模式无法与现阶段基础教育音乐课标有效的衔接。因此,如何实现高师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有机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背景下的高师声乐教学现状

  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已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而作为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高师音乐专业却并没有与之同步。早在20xx年,国家就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标(实验稿)》,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课标目标和基本理念作了新的阐述。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内容看,主要以当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将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注意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反观当前高师声乐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当前高师声乐教学模式依然秉承了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是以美声作品为主,教学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教学理念依然存在弃本从洋的思想,很少把中国传统的现当代声乐作品融合到声乐教学当中。不但如此,高师声乐教学在培养方向上也存在“偏”的倾向,一味的追求专业技能的高、深,忽略了对声乐作品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这就导致了声乐演唱的有骨无肉的现状。

  二、准确理解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

  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展开已有些时日了,通过对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解读及实地调研我们不难发现:音乐新课标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使学生树立起平等的音乐价值观。单就声乐课而言,它并不是要求老师为学生讲授多么专业而又高深的发声及演唱技能,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分析各类的演唱方法,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美声、民族及通俗唱法,能正确的演唱一些简单的中外优秀的声乐作品。由此可见,新时期的`声乐教学是为了塑造学习者的自由人格,其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鉴赏声乐作品、识别各类演唱方法、创造性的演唱一些力所能及的中外优秀的声乐作品,最终达到热爱声乐的目的。

  三、实现高师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衔接的途径及方法

  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从试行到20xx年在全国范围的实施,体现出了音乐新课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高师声乐教学必须尽快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以实现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有效衔接,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高师声乐教学应与《音乐新课标》在声乐演唱方面的要求相适应。音乐新课标要求以音乐鉴赏为必修,以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和戏剧表演四门技术性课程为选修课程的新理念。声乐演唱虽然是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它在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果音乐老师能够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范唱,其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会远远高于多媒体在课堂上起到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要求将来的音乐教师要有多高的演唱技能和多么深厚的声乐理论知识,而是要求未来的音乐教师不但要具有基本的演唱能力,还要有能够把声乐演唱与合唱相整合的能力。这是因为,中学的音乐教学不需要歌唱家,而是需要一个能唱、能跳、能组织和能指挥的综合型音乐人才。因此,高师应加强声乐教学改革的力度,以使学生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2.打破传统的技能型声乐教学模式,建立起声乐与合唱指挥相结合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广大高师声乐教学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的高师,其目标已经被定格在音乐教师上,再加上课程设置和生源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因素,我们不应该按照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来教。从音乐新课标在声乐演唱方面的要求看,它并不需要未来的音乐教师要具有多么高超的演唱技巧,也不需要未来的音乐教师有多么高深的声乐理论知识,而是需要一个能够组织很多学生一起歌唱的音乐教师。因此,高师声乐教学应该把以往的一对一、一对多或者集体课的教学形式进行一些改变,把声乐教学改为以声乐与合唱教学为主,以一对一或一对多为辅的声乐教学模式。这既为学校节约了课时,也满足了绝大多数学生不因为选择了器乐或舞蹈而放弃声乐学习,而且这种声乐教学模式也能与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相适应。

  3.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投身于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当中去。声乐(vocalmusic)是一门融表演与实践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形式。然而,高师学生却存在一种“关起门来挺能唱、走出门后不能唱”的怪异现象,这其实就是因为学生对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和实践性的欠缺。要知道,课堂声乐教学教给学生的仅仅是演唱技能,而这种技能必须要得到足够的艺术实践才能得以完善和成熟。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在气质风度、语言、表情、形体等方面进行指导,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摩学习。同时也应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编排一些大合唱、小合唱、表演唱、音乐剧、歌伴舞、配乐诗朗诵等节目,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创造力、想象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以使其多元化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较快的提高。这既丰富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让学生的声乐技能技巧得到巩固和提升,从而使学生在声乐演唱技能和音乐综合素质方面得以逐步完善。因此,必须把课堂声乐教学和各类艺术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高师声乐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面对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改革,中国高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从教学大纲、教学法、教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广大同人们参考指正,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高师声乐教学和基础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婉.高师声乐教学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国家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郭建,王湘云.论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对大学教育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20xx,(9).

音乐教学论文2

  摘要:随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作用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音乐教学;运用

  随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与教育事业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使课堂教学有效进行。

  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作用

  (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从内而外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小学音乐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较为轻松,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音乐的熏陶,进而缓解可也压力,并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更多民族文化以及相应乐器特色,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开阔学生眼界。

  (二)解决传统音乐教学问题

  传统的音乐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多种乐器,许多教师都无法满足这一教学需求。教师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上通过PPT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不同乐器演奏效果,可以感受到男女和声和多充场等音乐魅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震撼,进而丰富学生音乐知识背景。

  (三)适应当今社会发展

  当今社会对人的需要已经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和之间能力,对人的审美能力、剑圣能力以及高尚情操都产生一定要求。通过在小学音乐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不同民族音乐文化,并在讲解其特点时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兴趣,培养学生产生爱国情感。

  (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音乐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传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进而释放自我。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图片,声频和人视频的形式,使学生在特定音乐氛围中进行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关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不足

  (一)课件内容过多

  目前小学音乐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许多教师课件内容过多,导致课堂知识量过度,对学生学习和记忆产生不利影响,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不利于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二)课件内容不符合实际

  随信息时代不断发展,教师寻找课件内容越来越方便,许多教师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一些不符合教学内容的资料,教学内容的不偏差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进而大幅度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教师对多媒体过于依赖

  许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教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音乐教学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之间缺乏必要沟通交流,使学生难以领会音乐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设置精髓,降低教学质量。

  三、有关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营造良好音乐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鲜明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气氛,进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主动接受教育状态,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视听感官受到充分刺激,进而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例如,在学习《我是草原小骑兵》使,教师可以在播放乐曲之前向学生提问:草原是什么景象?在草原上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呢?这时学生们可能回答:草原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有色彩各异的蒙古包,有奔跑的牛羊,还有身穿蒙古族服饰的小朋友等等,等学生对于草原有一个基本定位后,教师可以利用多美体技术播放一些有关草原的.视频和动画,为学生呈现一片广阔的大草原,热情洋溢的草原小骑手,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一样,进而带着这种遐想欣赏《我是草原小骑兵》的魅力,能够不自觉的跟着音乐进行哼唱,进而体会乐曲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二)有效联系实际生活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教学中,音乐听裳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为乐器欣赏和乐曲听赏。教师可有效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多媒体,进行听赏内容的选择,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从所听内容中联想到现实生活,提升学生音乐赏析能力。

  (三)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就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操。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通过聆听和视听更好地感知音乐内容,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升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从音中发现美并学会去表达美。例如,在学习《义勇军进行曲》有关内容时,教师可先给学生将一些有关义勇军的小故事,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义勇军进行中图片和小视频,使学生对义勇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心中感受到军人。民族气概,进而引发学生爱国情感共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缓解教师课堂教学压力,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倪洪,李大方.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华少年,20xx,32:164-165.

  [2]卢敬.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xx,18.

  [3]王秀梅.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20xx,04:

音乐教学论文3

  摘 要:律动教学法的出现为传统枯燥的小学音乐课堂带来新的活力,在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积极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水平的首要方法就是教师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不断进行反思和研究。

  关键词:律动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多媒体

  1 引言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元素,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与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律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音乐天赋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 律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音乐通常被称为舞蹈的灵魂,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和舞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歌唱是一种以声音为载体的音乐表现形式,往往在歌唱过程中或需要加入肢体动作来衬托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这些肢体动作可以称为表演,表演在音乐表现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入肢体表演,也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小学三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有一些比较平淡但是不容易控制音准的音乐内容,对于音乐教师来说,这些音乐不容易吸引学生。遇到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方法提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音乐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或故事,让学生对该音乐产生悬念;如果歌曲中存在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让音乐活起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创造情境,能够迅速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改变教学内容重复、方法单一的情况,更主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音乐的旋律,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创设鲜活的音乐情境,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目前音乐动画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更具色彩与声音于一体,生动形象,充满吸引力。音乐教师应该让多媒体变成自己的得力助手,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来学习音乐。

  律动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律动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是课前引导、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这一方法主要是选择简单的律动音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律动音乐的选择对于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律动音乐往往欢快易懂,节奏比较简单,有了律动音乐的引导,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状态。音乐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律动教学法具有将抽象音乐具体化的特点。如果教师能够把教学与律动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会使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律动教学法的融入更能使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但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掌握好课程进度。

  律动教学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促进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成为音乐学习的关键。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导权更多在音乐教师的身上,音乐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号召力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能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对音乐的学习,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教师能否善于应用律动教学法,如上文中提到角色扮演的方法、律动音乐的方法等。小学生的表现欲是比较强的,在音乐律动中学生能够融入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音乐的美和奥妙,从而更加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 运用律动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律动虽然有独特的优势,但是需要掌握一个度,过犹不及,要分清主次,律动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占据的时间也应该把握好,不能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简单地说,也就是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律动最大的作用。律动的运用需要研究,但不能把律动作为教学的全部,律动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有很多教师分不清律动和舞蹈,律动不是舞蹈,但是舞蹈可以律动。因此,“体态律动”可以看成是对音乐的一种表现,但是舞蹈是音乐的语言。律动的应用还能够加强师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有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地教学。

  4 律动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严格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在音乐知识教授过程中,相对应的音乐知识要与音乐文化氛围相结合,还可以加入一些学生接受能力范围内的律动要素。小学音乐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和音乐灵感是不同的,如果能把学生的音乐潜质与音乐学习结合起来,必定会事半功倍,锦上添花。但是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想要发挥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才能,就要把每一个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认真分析他们的特点,并根据各自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速度安排音乐内容。

  塑造多元文化音乐课堂 在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前边提到的用表演创造情境也可以看成是课堂活动的一种。在课堂活动中更好地融入多种与音乐有关的文化,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能把所学的音乐更好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开展音乐欣赏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感悟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目前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音乐的时代特征日益凸显,这些值得小学音乐教师审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能力。

  5 结论

  教学资料是教学的必要准备工作,当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可以看成教学准备的一部分,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直接影响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很重。要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水平,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反思总结,营造“趣味教学,趣味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飞.用心聆听感悟鉴赏音乐以情演唱传达个人共鸣:小学音乐教学浅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

  [2]张瑞.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2):152。

  [3]向明卉.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xx(12):97。

  [4]谢征.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xx(7):51—52。

音乐教学论文4

  音乐课程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不是主课,但是在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必不可少。音乐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其教育展现形式让学生有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感触,与文化课的学习相辅相成。高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把音乐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艺术享受,喜欢音乐,受到思想的启迪。如何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取决于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我从以下几点对此做一阐述。

  一、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时不在。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作为学校的音乐学科教育,自然也不能出乎其外,它一刻也不能(也不曾)离开生活。要达成这样的理想境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无疑给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以新的启示:我们的教学实践必须要注入生活的内容,做到用生活来教育,让音乐教学生活化。

  音乐学习中,乐理、乐谱、节奏等专业知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不能熟练的掌握,死记硬背的学习效果根本不理想。教师如果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换成学生能理解的形式,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情况下对知识的理解一目了然就显得很重要。因此,把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容易从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经验中找到感觉,便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并不是唯一根据,教师要把教材与生活构建起来,展现活泼的学习方式,让枯燥的音乐学习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例如:我用很多流行歌曲来教学生,学生们愿意听,喜欢唱,激发了探究歌曲音乐专业技能的兴趣;在教学民歌的演唱技能时,学生们可以从各地的民族歌曲中获得启发,像《茉莉花》《南泥湾》《敖包相会》等等,学生可以了解山歌、小调、号子等不同的民歌特征;通过影视剧拓宽学生音乐欣赏的范围。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抓住音乐本质,画面和音乐的动感结合,有助于学生增强理解。如在欣赏爱国歌曲时,播放爱国题材影视剧的片段,学生会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人民的爱国行动,升起爱国主义情感。

  二、加大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在今天新课改的背景下,音乐教学有了大的`改观,但仍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要其他学科的教师替课;学生对音乐课程不重视;学校音乐设施缺乏;教师教学传统等。通过以上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学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被忽视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问题,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要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就要把存在的问题解决了,这就需要总体上做到一方面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领导与管理。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先进的理念。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校之长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强化先进的教学理念,既要是先进理念的倡导者,也要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新课程改革中,校级领导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勇敢地当一个教育实践的领头羊。既是素质教育的参与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体验者。此外,教师要从自身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高度的事业心,对学生负责,在教学上认真对待,一丝不苟,把音乐教育看成素质教育建设,培养人才的大事来抓。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

  评定教学效果如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外国谚语有句谚语说得好:“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句话说明了领头人的重要。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必须重视自我素质能力的提高。第一,教学是教师个人经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自我加压,多向同行学习,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音乐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将学生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爱上音乐课,在音乐课中逐步提高他们感受、理解、欣赏音乐的能力,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第二,教师要以教材为纲,组织教学素材。教师只有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素材,也才能知道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课堂有用的。第三,课堂上要敢于放手,暗示要适度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是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第一课中尤其要做到“少说多听”,要做到暗示适度。音乐课上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暗示,包括环境暗示、言语暗示、体态暗示、闲逸暗示等,力求把学生的各种“无意识”组合起来,使“有意识”和“无意识”充分协调。同时,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与学生暗示的相互作用,建立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内在的、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第四,注重主体感受,不轻易把音乐情境化。《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不能轻易把音乐情境化,也不能随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第五,教师要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素质,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立体化、生动化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更加广阔,思维变得活跃,提高了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能愉悦、积极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让学生能够接受音乐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探究思考,受到思想的熏陶。这是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和完善自己,摸索出一套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途径,为切实增强音乐教学效果贡献一份力量。

音乐教学论文5

  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

  李琳 (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621000)

  摘要:分析了当前高校音乐课教育的现状,强调了艺术教育对做好素质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针对当前音乐课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改革高校公共音乐课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艺术教育

  目前,从小学到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教育轻视艺术教育的现象。从中考到高考都将语数外等列为重点,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教育教学中也绝不能忽略艺术教育的存在,更不能将之拒之门外。在现阶段音乐课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但其在整体教育中的地位是不该被忽视的。它在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渠道。音乐课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今天,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品质等教育时,突出强调了大学生要具有高度的团结、合作精神,并通过体育、文艺等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其实,音乐课也是培养大学生这种优秀素质的渠道之一。因为,通过合唱、合奏等群体性的音乐活动,能较好地培养个人与群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生存意识。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大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

  2.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当今教育,要做好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绝对离不开对其艺术方面的教育。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情感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意识的需求都在迅速增长,数理化等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证的需求。增加音乐欣赏和学习,可以使人的感情得以抒发,情绪得以释放,好的心理状态得以恢复。因此,在音乐课上通过音乐欣赏可以调整和理顺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提高学生艺术才能。音乐对人的智力开发具有独特的功能,这是不容质疑的科学事实。音乐教育在促进智育的发展,加强人体各项能力的锻炼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作用a在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可以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从远离家乡的思念中得到慰藉,从挫折失败中获得信心。这样使得学生更能集中精力到学业中,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可用之才。

  4.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音乐是美妙的,它可以使人平静、平和的看得待周围的人和事。大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艺术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更能净化心灵,更客观真实的的认识和理解社会,发现人性的真、善、美。同时,音乐的神奇力量可以唤起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思维,激起人们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的热情。

  因此,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价值。

  高校音乐课的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很多人都认为高校开设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不大,于是作为素质类音乐课,在各高校不可能成为投入的重点,因此高校音乐教育要获得重视与发展必须要靠大家努力。同时公共音乐课教学管理不规范,存在着诸多问题: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师教学仅凭个人的偏好自选教材,按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施教。从教师的本身素质来讲,由于教学经验、教学态度等方面的差异造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鉴于种种弊端,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所以,我们当务之急要改变现在的教育状况,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改变国民对艺术教育存在的轻视的观念。较之国外,我国对艺术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近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使得物质文明突飞猛进,而精神文明的的建设就显的滞后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先从观念上,思想上入手。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对艺术课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扶植,并在各项教育法规中都明确了艺术课程的应有地位,但是,由于中高考中没有对艺术教育的体现,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没有切实的把艺术教育重视起来。我们必须对音乐艺术课程的价值和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高校的公共音乐课在现阶段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但其在整体教育中的地位是不该被忽视的。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观念上加强重视之后,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并按照规划高效的落实。这是改善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步骤。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中甚至没有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这和其他课程相比,差距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不受重视的表现之一。这种随意发展任其自生自灭的状态必须得到改变。我们必须根据高校艺术教育的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大纲和教材,使艺术教育有纲可循、有的放矢。所以当务之急要组织有关院校、结合学生实际,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主,注重实践性和简明性,结合实用性与趣味性,使学生既真正喜欢又达到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大纲和教材统一之后,要有一套相应的制度来“护航”,这样才能保证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再次,要改革教师在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中的方法。目前,很多音乐课教师因为课程的不受重视而在教学中失去教学兴趣,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甚至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必须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要强调实用性、趣味性,要把寓教于乐落实实处。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先从以下几点入手。

  1.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教学中要选用中、外经典曲目和地方优秀民间音乐作品。也要注重当下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的选取,适当增加比重。增加声乐伴奏曲、歌曲即兴伴奏常识、合唱指挥、欣赏;引导学生将音乐与多种的艺术种类结合,如和舞蹈结合成为歌舞表演;和故事结合成为音乐剧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引起足够的重视。

  2.改革教学形式。音乐课程的授课方式更适合与教育学的互动,然而,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像领读课文一样,机械而没有生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与学生积极互动,启发学生独立分析、学习,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体验互为补充。设置教学实际环境,让每个学生各显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3.改革考试制度。音乐以及其他艺术课程的考试往往存在打分的随意性,没有严格统一的评分标准;这使得艺术课程分数的含金量很低,所以课程自然得不到重视。所以,要摈弃过去那种评定成绩无明确评分标准的做法,改善音乐课的考核方法,使之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运用音乐知识、技能技巧以及策划、参与文娱活动的能力。

  结束语

  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感知,净化学生的心灵,调节学生的精神生活,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所以艺术教育必须引起当今社会及学校的重视。加强教学标准的规范,这是改进和加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关键。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是提高课程质量的必要措施。通过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考核标准的规范化,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道德修养、艺术才能的课程总体目标。

音乐教学论文6

  【摘要】现如今,音乐和舞蹈这两门艺术既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可以体现舞蹈的灵魂,舞蹈又被称之为可以看见的音乐。学习音乐相对重视感情体验,突出表现个性及思维的开发。在音乐课堂中引入舞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值得每一个音乐老师勇于去尝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舞蹈教学在音乐课堂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学;音乐课堂;作用

  一、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在先前较为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之中,大部分老师对音乐课程没有充分重视起来,单纯认为该课程只是一个舒缓身心的课程,基本上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教大家唱几首歌,并未将与音乐有关的知识教授给大家,使得学生在专业音乐知识方面十分欠缺。(二)音乐教师缺乏舞蹈基础。在我们国家舞蹈教学的课堂之中,通常都是音乐老师统一进行教授,但大部分的音乐老师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舞蹈培训,导致学生无法领会到规范、专业的舞蹈。

  二、舞蹈教学在音乐课堂的作用及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奥尔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在教授音乐课程的时候,不仅仅要有好听的音乐、温柔的语言,还得在音乐衬托之下,为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音乐中的旋律,最终学生自己可以完善地感受到音乐中的节奏及情感表现,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二)舞蹈辅助加深音乐认识。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总是会利用一部分身体语言来展现自己的情绪及某些想法。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一样。比如:蒙古族的舞蹈素来以稳重、端庄、粗犷、热情奔放的特征吸引着很多的目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令所有人趋之若鹜。蒙古族的舞蹈历史十分的久远,其具备超强的抒情、即兴、自娱自乐的特性,在我国民间代代传承下来。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艺术家们纷纷开始搜集蒙古族原生态的舞蹈及素材,将其精简出来变成教材。那么在音乐课堂之中,蒙古族的舞蹈就可以很好地领悟到音乐中的精髓,可以充分感受到草原上人们的`热情,进而体会这一民族的民间艺术。(三)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舞蹈的魅力就在于自身的感染性,大部分人在听到爵士类的音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跟随音乐舞动起来,也正是因为这种感染性可以加大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但就音乐教学来进行分析,其属于相对较静的,但是在其与舞蹈教学融合之后,就可以营造一个动静结合的课堂气氛,最终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精髓,明白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圆”的时候,尝试教授学生一部分芭蕾及交际舞的基本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双人舞的学习,之后再引导学生聆听圆舞曲,在音乐的伴奏之下,将学生分成二人一组,进行双人舞表演,亲自感受音乐和舞蹈之间的精妙。(四)舞蹈表现增强学生自信。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于该曲风舞蹈的认识,将相应的舞蹈动作融入到音乐之中,通过形体的展示及音乐旋律来协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将其舞蹈与音乐的个性完美地展现出来。通过教学,可以加宽学生对于民歌音乐与舞蹈的认知。除此之外,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信心,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将舞蹈很好地融入到音乐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加深自我认识及表现的力度。比如:在演绎《放牛山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音乐伴奏下加入符合该情景的舞蹈动作,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歌词,那么就可以很好地改善之前无趣、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五)强化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树立起一个想象力及创造力的空间,作为一名音乐课的老师,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利用形体语言来营造想象力的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气氛并进行相应的表演。相同的音乐每一个人通过聆听之后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学生学习音乐的时候,将音乐中的感受表现出来,才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音乐的海洋中,才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总之,21世纪,现代化教育的一个关键特征就在于更加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音乐教育,要充分地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自己,不能采用之前那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让其成为音乐学习的动力,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音乐领域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海燕.中学舞蹈教学与音乐、美术学科的互补性[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上卷一)[C].20xx(2).

  [2]黄蓝.谈高中音乐欣赏与舞蹈艺术的结合教学[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卷)[C].20xx(2).

音乐教学论文7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学音乐素质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素质教育是国家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来实现的。

  音乐是通过歌唱、演奏等独特的表现方式反映生活与大自然的方式和手段。它是一种通过鲜明的节奏、欢快的乐曲、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启迪人的特殊艺术形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它通过特殊的表现形式赋予教学独特的魅力,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直接的作用和功能。

  1.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音乐课成了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近年来音乐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新现象,音乐课堂生机盎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互动,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乐趣,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音乐欣赏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人认为“欣赏是音乐活动的中心”,音乐的创作、演唱、演奏,最终都是为了听,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音乐是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感染人。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又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2]。音乐欣赏具有普遍性,无论是音乐专业学习者还是非音乐专业学习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都能有所体验,只是感情体验的深度与广度不同而已,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所欣赏的角度不同,欣赏深度也就不相同。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是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时,要帮助学生树立对音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只有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逐渐地培养音乐素质[3]。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和谐与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要具备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学生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感受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体会音乐作品中美的境界。这样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提高文化修养,为提高音乐素质做好铺垫。

   4.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由于前期受教育程度和个人自身条件不同,以及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素质是存在差异的,普遍的问题就是音乐素质往往不高,而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可以接受音乐教育,每一位音乐教师的最终目的都是把每一位受教育者的音乐潜能挖掘出来,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普遍提高,最终喜欢音乐,终身受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及课本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们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高校音乐老师要明确学生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在音乐中享受快乐。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开发音乐课程,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全面音乐素质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5.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我们要致力于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创作精神和创造能力,激发音乐创造力,为以后学生的音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创造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6.结语

  总之,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全面成才与发展。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音乐理论,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满足社会需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丹红.大学音乐鉴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4):65-66.

  [2]陈海丹.高校音乐教学欣赏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xx,(5):172-173.

  [3]叶高峰.高中音乐鉴赏能力结构分析[J].中国音乐教育,20xx.

音乐教学论文8

  在过去,音乐不在学生升学考试的科目中,所以整个教学环境对于音乐的重视并不高,在小学的音乐课程安排中,每周音乐课在两个课时左右,而在初中高中的教学中,音乐课通常每周只有一个课时,并且也可能会被其它考试科目占用,而大学的教学中,除了音乐专业的学生,音乐教学一般只是学生的选修课程,所以可以看出,音乐教学并不受重视。但是最近几年,整个社会都处在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中,教学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也开始逐步改革,并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末提出的素质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力求突破教学方式,培养综合型社会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方式开始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音乐、体育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开始逐步受到重视,甚至在有些地区,成为考试科目,这对学科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便利条件。音乐教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专业教师数量不断增多,教师教学理念仍然存在问题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最近几年,整个社会环境内的改革带动了教学体制的改革,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承载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音乐教师队伍的组成也就开始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音乐教学受重视的程度不断攀升,加上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雪球在不断增多,这就促进了高校的音乐人才培养,所以大量音乐专业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音乐毕业生,直接为音乐教学活动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专业教师数量不断增多也正是目前音乐教学存在的一个基本现状。

  在看到专业教师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音乐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狭隘。有些教师认为音乐本身不是考试科目,所以也就没有教学成果检验的过程,并且学生如果日后不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音乐学习没有现实价值。这样的教学观念是很狭隘的,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全面发展能力都有重要帮助,并且对音乐的学习,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教学理念上的问题,是目前音乐教学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有正确认识,才能保证在音乐教学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理念。针对教师教学理念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树立起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来解决。一方面,在教师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培养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之外,还应当注重培养教师对待音乐教学的正确态度,比如可以增设一些专门的课程等;另一方面,对于在职的音乐教师,同样需要改变他们对音乐教学的认识,所以可以增加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在培训中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帮助音乐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时纠正教师教学中的偏差。总之,专业教师的增多为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音乐教师除了基本的专业教学能力外,同样需要正确对待音乐教学的态度。

  二、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长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保障,上文提劲提到,在过去,音乐科目由于不是考试科目,所以音乐教学活动始终不受重视,但是最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强调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音乐、体育等科目开始逐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热门科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开始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音乐课的课时安排逐渐增多,音乐教学开始设置考评等,这些都保证了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了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完成,需要学校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对于音乐教学活动也不例外,音乐教学同样需要家长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家长对于音乐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音乐学习不重要,这就直接出现了家长不配合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这也会影响到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今天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需要家庭教育辅助的,家长和教师的互动是教学效果提高的保障,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教师布置任务之后,家长直接忽视音乐作业,最终就直接导致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困难。因此,家长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当前音乐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同样也是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体现。

  对于家长存在的对待音乐教学错误的认识,改变家长当前的想法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改变家长的态度,一是要增加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比如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传递正确的看待音乐学习的理念,打破传统的观念,这样才能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二是要以学生为桥梁,改变家长对待音乐的态度,让学生热爱音乐,并且认可音乐教学,那么在学生的影响下,家长也会适当改变对待音乐的态度。总之,改变家长对待音乐的态度,家长正确认识音乐教学,对音乐教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应用还不够科学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方法创新是今天教学体制改革最为直接的体现,特别是核心素养提出后,现代教学体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考试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更要求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同样对教学方式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过去的音乐课中单纯的进行音乐知识和歌曲的灌输式不同,今天的音乐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丰富了音乐课堂形式,极大的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今天的音乐课堂上,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而在教学方式上,包括多媒体视频教学、小组讨论教学、课堂表演教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今天音乐教学的现状之一。

  教学方法的创新为音乐教学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很多音乐教师急于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很多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并不适当,甚至存在错误,导致新的教学方法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比如,在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活泼课堂气氛,选择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而很多音乐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讨论内容有一定排斥心理,所以讨论教学发散学生思维方式的优势会因为学生对讨论内容掌握不多而大打折扣。所以说,正确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同样是音乐教学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正确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就要求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方式适用的情况以及优缺点有准确的把握,同时,也要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进而保证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

  四、课堂氛围逐渐融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仍有待加强

  课堂氛围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本身的个性就比较强,对课堂的要求也比较高,而音乐教学又是互动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说,课堂氛围的作用也就更为明显。从面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氛围还是非常融洽的,在教学活动中,整个课堂比较活泼,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所以课堂气氛逐渐融洽同样是目前音乐教学现状之一。

  课堂氛围融洽得益于音乐教学本身的特色,而课后师生的关系同样会影响音乐教学效果,从目前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只停留在课堂交流上,今天的教学活动应当是全方位的,打破课堂限制的,所以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不应仅限于课堂交流,课堂交流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压力感,很难表达真实情感,所以从这一点而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改善,同样是今天音乐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彦奇,音乐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20xx(09).

  [2]张海月,音乐教学现状与问题解决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xx(13).

  [3]金辉,音乐教学的发展研究[J],教育园地,20xx(06).

  作者:曾超义 单位:凯里学院

音乐教学论文9

  0引言

  作为人们普遍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管是人们自娱自乐的舞蹈,还是作为文化的舞蹈艺术,总能激发起人们心中潜藏已久的热情。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制度在经过多次改革之后,日见成效。其中包括音乐舞蹈艺术性教学改革。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音乐舞蹈教学要将专业技能和学生心理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以此凸显舞蹈教学的艺术性和多元性。只有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音乐舞蹈教学才是真正合格的教学。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若干点高职音乐舞蹈艺术性教学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1高职音乐舞蹈艺术性教学对策

  1.1借助情感诱导,让学生真正认识音乐舞蹈

  作为音乐舞蹈的精华,情感是舞蹈的灵魂。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撑,音乐舞蹈势必没有灵气,只是一种优雅的形体表演而已。所以教师要借助情感诱导,让学生真正认识音乐舞蹈。

  我们都知道音乐舞蹈以舞传情,是一种以情达意的艺术表现。但是学生对音乐舞蹈的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要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去用心感受舞蹈所蕴含的情感,感受每个动作所带来的情感波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已经日趋成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对情感有自我的解读。教师就是要将学生的自我情感融入对音乐舞蹈的认识中,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在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在舞蹈理论课中加入情感的讲解,并让学生欣赏舞蹈的情感韵味。同时,在实践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因情而动的意识,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情感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每一次形体起伏都是情感的体现与延伸。教师要通过优美的音乐,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而动,让音乐旋律启迪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逐渐达到艺术的境界。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活跃期,他们渴望将内心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这就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契机,要通过把握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将他们对艺术、对舞蹈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

  1.2借助先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代在不断变化,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音乐舞蹈教学要谨记自己的教学目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舞蹈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毋庸置疑,高职音乐舞蹈教学就是要培养具备专业舞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成为一个合格舞者所必备的素质。如果一直停留在别人的艺术层次上,模仿别人的舞蹈动作,这样的人不是真正的艺术人才。所以,高职音乐舞蹈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音乐舞蹈艺术不断传承文化底蕴的需要,更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首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认识。前文说过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动态表现。基于这种入门级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舞蹈中所要传达的情意,领略舞蹈的肢体语言。比如,古典舞表达的是一种浓厚的中国情结,传达着低回、忧郁的心理情愫;民族舞表达的是一种大气、豪放和激情的心理情意。其次,引导学生理解舞蹈动作的丰富意蕴。作为重要的肢体语言,舞蹈动作本身就被赋予了众多含义,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含义,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再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自由舞蹈比赛的课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秀出自己的舞蹈,释放自己的心情。高职生正处于想象力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这个时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所帮助。

  1.3借助舞蹈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舞蹈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欣赏舞蹈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在高职音乐舞蹈教学中开设欣赏课程,必定能激发学生学好舞蹈的兴趣和信心。在欣赏优秀舞蹈作品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汲取作品中的舞蹈精华,学习经典的舞蹈动作,进而收获新的知识,以此勉励自己更加努力。此外,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还能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在优雅的舞蹈动作、优美的音乐旋律感染下,学生内心充满了对舞蹈世界的向往。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舞蹈欣赏课程,激发学生创作舞蹈作品的欲望。

  在欣赏舞蹈作品前,教师要先讲述舞蹈的时代背景,并对舞蹈做相关介绍。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舞蹈世界,去感悟舞蹈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从而让舞蹈与学生心理产生激烈碰撞,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动力。在欣赏完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作品中受到的启示,谈谈在作品中感受到的难以忘记的东西,以此巩固欣赏效果,并让学生相互补充,达到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欣赏过的舞蹈作品,进行自主创编。可以在原有舞蹈动作基础上进行续编,也可以让学生另行编舞。只要学生能用舞蹈动作表达出内心情感,教师就要给予表扬与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结束语

  音乐舞蹈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艺术性兼具的学科。高职舞蹈教师应该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舞蹈人才。教师要通过语言的讲述和动作的引导,释放出学生的内心情感,让他们沉浸在舞蹈的世界中。并引导学生通过对舞蹈的理解,创编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艺术世界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音乐教学论文10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初中音乐教学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对于全面发展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不够理想,教师渴望新课程改革的力量能够促进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对广大教师来说,需要大胆创新,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把有效教学看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打造高效教学模式。那么我将针对初中音乐教学,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的改变是彻底的,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就必须要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此,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而不是记忆理论的知识。就以《友谊天长地久》的教学为例,这首作品融入了典型的欧美音乐元素,以及结合情境表现了浓厚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重心放在学生的感受上,而不是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初步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其中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知识点,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启发,从而感受音乐的情感与情绪。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帮助教师更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现在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听流行音乐,所以教师可以以流行音乐为背景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教学为例,这首作品音符表现了月亮的灵动美,然而对于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的初中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其中引入有关“月亮”的流行音乐,如王菲的《水调歌头》为背景,带领学生感受月亮的美,学生听到这样的流行音乐立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再从二者区别出发,让学生欣赏《半个月亮爬上来》并且思考这两首作品的意境与情感有怎样的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流行音乐为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的内容。

  三、运用科学的辅助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课堂上诞生出了多样的辅助工具,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能够科学地利用这些辅助工具来开展教学,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就以《茉莉花》的教学为例,这首作品可以说是已经享誉全球了,作为中国音乐的代表,其表现了茉莉花的洁白淡雅,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感受茉莉花的美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来完成教学。教师在导入阶段先利用多媒体系统插入有关茉莉花的图片,学生面对这些图片立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教师进入正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展现出歌词的内容。

  四、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

  音乐教学本应该是富有生命力的,对教师来说,不应该将活动限制在课堂上,而应该为学生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创建更宽广的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定期地组织校园艺术节,邀请有才艺的学生进行表演,初中音乐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在班级内开展“班级好声音”的`活动,鼓励爱好音乐、唱歌的学生参与表演,学生既可以选择学过的曲目,也可以选择课外的曲目。这样的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表现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熏陶了学生的艺术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多样的活动,改变传统的格局,促进学生取得全面的发展。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教学在初中教学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良好地体现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力量进行针对性优化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效地营造一个有成效且对学生发展有意义和价值的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淑.音乐剧: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载体[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2]李花婷.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

音乐教学论文11

  研究性学习也称之为“探究性学习”,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中得到普遍认可与实施的新型课程模式之一。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从生活、社会与自然中选择与确定的专题实施的研究,且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简而言之,就是以问题作为基础,用探究活动作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提升其探究音乐的能力。尤其是从长远视角去看,研究性学习能够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与形成。

  1积极转变理念,提高思想认识

  1.1树立自主教育观念。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着重以鼓励、诱导与启发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独立思想,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确立真实自我与独立人格,鼓励学生积极挖掘自己的潜能及个性,根据自己的能力、意志与兴趣进行学习。[1]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其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高校音乐教师只有树立自主教育观,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而创造性地将研究性学习注入音乐教学中。当然,高校音乐教师还必须正确理解与把握研究性学习课程同学科教学间的紧密关系。

  1.2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素质教育要求高校音乐教学必须从注重少部分尖子生,逐步转化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普通高等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完善的、高尚的人格。在应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且要面向全体学生而非是个别音乐天赋较高的学生,择取适合每名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采用适合广大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争取发挥每名学生的潜力与水平,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3尊重个性化发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高校音乐教学必须从趋同教育向个性化发展教育进行转变,为音乐传播提供更好的路径与场所,并且授课手段、方法与形式也要具备个性化的特征,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学习确立自己的个性与特色。[2]因此,高校音乐教学要以素质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与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学会合作,进而创建师生互动式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1.4坚持创造教育原则。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须从传承教育思想向创造教育理念进行转变。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具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特殊功能。高校音乐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引其愉悦、主动地进行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潜能,根据认知的各种渠道在活泼自主、开放综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和尊重爱护,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创造自信心,提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坚持创造教育原则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高效实施,进而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高质高效推进。

  2创新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施与研究型课程不同,较为自由和开放。由于高校音乐教育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课程标准不同,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用研究性学习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将探究精神渗入教学活动中。[3]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教师通常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注入式”教学方法,促使教师与学生构成一种“权威”和“服从”的不平等关系,长此以往就极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抵触心理,这种陈旧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动力。因此,创新高校音乐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2.1积极利用“启发式”研究性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属于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高校音乐教育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培养其研究性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譬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择取学生比较好奇的话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问题观念,如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谁?流行音乐的特征是什么?最青睐的音乐作品等,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延伸,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年龄等特征引出课题,如影视音乐和生活、校园民谣的发展历程、交响乐和爵士乐等。另外,还能够从音乐学科的知识特性出发探究问题,如音乐的体裁、曲式及调性等,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

  2.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只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并且属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值得注意的是,制定的研究课题应该由学生合作自主的进行置疑、调查和研究,且在实际探究过程中,音乐教师担任的角色是学生的伙伴或朋友。在高校音乐教育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对活动的内容、目的`及意义进行清晰明确的阐释,以便科学引导学生选择与确定相关研究课题,制定强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并对学习方案进行探究与总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师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予以及时解决,但不能干涉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要确立其在学生心中值得信赖的伙伴、朋友角色。[4]比如在研究艺术歌曲或通俗歌曲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或许会出现不感兴趣的现象,此时教师不能一味地予以指责或批评,而应设法让其真正了解艺术歌曲,鼓励其开展相关的调查问卷活动,即走出课堂进行实际调查,对搜集来的数据与结果加以比较,进而作出科学的认知、判断与感悟。在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表现、鉴赏、想象与感受的同时,高校音乐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与鼓励,充分挖掘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健全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

  就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而言,其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音乐课程设置的学科本位思想过重,门类划分过多,强调单科课程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渗透整合力度不足,课程比例有失平衡;二是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现象,以及重单科领域的精细化轻专业技能的通用性与均衡性等问题;三是重专业的学术水平,轻音乐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发展。这种缺乏科学性的课程设置,致使高校音乐课程体系比较僵硬化与单一化,导致培养出的音乐教师知识面过于狭窄、规格较为单一、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较差等,根本无法满足新时代音乐教学的需要。针对高校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实际改革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3.1强化综合性课程的设置。研究性学习最突出的特征,是打破了原来以单科为主的传统课程框架,属于一门具有实践性、社会性以及综合性特征的新型课程,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多样化的知识结构。[5]因此,高校音乐课程应不断优化核心的音乐课程,创建实用性强、容量大、少而精的主干课体系;逐步扩大选修课的范围,设置扩展性课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社会与艺术实践,进而构建隐性课程;将核心课程、扩张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全新的充满现代化特征的音乐课程体系。

  3.2强化理论性课程的设置。长时间以来,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教育理论课程所占据的比重比较小,通常为学科教学法、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三门理论课程,但随着音乐的持续发展与推进,该理论课程体系无法满足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因而,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对研究性学习加以试行与推广,这是由于研究性学习不管是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一种学习手段,都要求音乐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教学技能与理论素养。因此,只有强化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才可以促进学生更为高质高效地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与意义。

  3.3强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特征,促使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更为多元化。书本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也能获取丰富的知识信息,如利用网络查阅有关学习资料。[6]不仅如此,对于数据整理的研究、资料信息的存储等,都会用到计算机、U盘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还应适当增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比例,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水平与能力,大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是当前世界上诸多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具有实效性与创意性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更是素质教育推行的必然要求。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核心,赋予了素质教育以深刻的内涵与突出的时代特征。甚至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诞生是实施教育改革过程中最具革命性的举措之一,其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学习模式。因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科学实施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等具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烨.论音乐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6).

  [2]郑琼梅.音乐在互动式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5).

  [3]田爱香.挑战与回应:研究性学习环境下高师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01).

  [4]刘雪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网络利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6).

  [5]颜秉顺.研究性学习的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5).

  [6]张莉.研究性学习:提高大学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J].昌吉学院学报,20xx(01).

音乐教学论文12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的音乐底子差,学习能力不强。音乐欣赏课相比于传统的以音乐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方法不同,没有学生与教师的亲密互动是难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音乐底子差,欣赏能力很难培养。小学生在平时很少涉及音乐知识的摄入,基本等于从零开始的学习,认为音乐课程是最容易学的,很多学生将音乐二字与流行歌曲完全等同,几乎没有任何声乐、乐器等方面的知识,听音乐只为了娱乐,凡是时尚的、动感的、吸引人的就反复听,凡是古典的、高雅的就认为是过时的、枯燥的,从内心深处拒绝欣赏,这些造成了音乐欣赏课的困境。

  (二)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不合理。音乐欣赏课需要教师事前对课程所需的素材、环节等内容做出精心的准备,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分析,音乐教师自认为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音乐欣赏课比传统的理论知识课还要容易,因此备课情况不好,很多教师甚至根本不备课,临时从网络上下载乐曲放任学生自学。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简单,没有深入开展探究性活动,过多停留于表面文章。在小组探究和讨论中,尽管场面火热,学生交流热烈,但收效甚微。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过于陈旧。音乐欣赏课的内容设置过于陈旧也是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课难以保持积极性的原因之一,很多学校多年都不更新一次音乐教学素材库,音乐教学设备和设施也十分陈旧缺乏,教师很少从互联网上选取新颖的教学素材与学生分享,长年累月地欣赏数目有限的固定乐曲,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学校的音乐教学能力薄弱,教师的基本功差,与其学也学不到东西,不如不学。

  (四)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不能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为小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难以提升小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时候,只能利用自己选择的歌曲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部分小学生不喜欢教师所选择的歌曲,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难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效率。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利用小组探究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导致小学生音乐学习效率降低,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效率。最后,在小学音乐教学期间,教师不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一味的要求小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学习音乐知识,无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增强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小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二、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水平的策略途径

  (一)营造音乐欣赏课堂的活跃气氛。良好的氛围是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关键,小学音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欣赏氛围,如果课堂上气氛压抑,教师一人授课,学生从不参与,学生欣赏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学生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并能够从中找到无限的乐趣,这一点小学音乐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小学音乐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与众不同或者多么平凡无奇,教师都要做出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1]。

  (二)注意运用提问法展开欣赏教学。音乐欣赏课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多少专业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理解音乐、感知音乐、进而热爱音乐,能够形成个性化的音乐欣赏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上课时,完全可以采用提问法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就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欣赏教学,即让学生聆听,而且至少要听两遍,最后鼓励学生对刚刚欣赏的音乐做出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将理论知识一股脑地全教给学生,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精神的培养与提升,音乐欣赏课尤其如此[2]。

  (三)在音乐欣赏课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相整合,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素质性,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能够拓展音乐教学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率。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经过短时间的探讨之后,让每小组的学生代表发表欣赏结论。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引起小学音乐教师注意的,那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不能毫无节制,更不能用多媒体取代教学授课环节,音乐欣赏课程不仅仅要听更要想,要思考,要感受,要表达,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带动下只能激发兴趣,但是不能实现后续的目标[3]。

  (四)在音乐欣赏课中突出情感教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结晶,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能忽视了情感的作用,如果没有情感元素的积极引入,小学音乐欣赏课就会演变成对特殊符号排列组合的欣赏,达不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通过具体的教学可知,将音乐欣赏课与情感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喜爱,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等价值认同。小学音乐欣赏课,可以跳出教材的限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思想情感的类型选取一系列经典乐曲并进行归类,通过主题教学的模式向学生分享这些素材,对学生开展音乐专题欣赏教学[4]。

  (五)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首先,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调查小学生喜爱的音乐,在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时候,为其播放小学生喜爱的音乐曲目,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将小学生分为几个探讨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探讨音乐曲目的欣赏方式,在小组探讨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小组探讨中,为学生营造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保证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小学生小组探讨之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发言,说出小组探讨的结论,在全班学生评价与合作的情况下,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六)创新音乐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逐渐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教学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就是播放一段音乐,要求小学生鉴赏,并且举手抢答音乐的情感倾向,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欣赏,认真体会音乐的情感,然后说出音乐的悲喜情感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较高的时候,教师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学生回答积极性较低的时候,教师不可以对其进行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抢答问题,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应用室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组织小学生到操场中欣赏音乐,此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播放《我爱我的家乡》曲目,引导小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歌曲的情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增强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逐步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体系。

  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属于比较系统、复杂的一门学科,其中渗透着多项音乐元素,必须通过欣赏的途径,促使学生理解。通过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音乐欣赏的环境,营造欣赏氛围,确保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悟到音乐元素的存在,既可以实现自身对音乐欣赏的追求,也可以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适应现代音乐欣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圆.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36):241.

  [2]张华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xx(7):134-134.

  [3]蔡瑶.以多元化策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效[J].北方音乐,20xx(1):127-127.

  [4]刘涛.浅谈新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速读(中旬),20xx(1):114-114.

音乐教学论文13

  摘要:钢琴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形成科学的思维与理念,善于利用音乐的科学原理展开音乐教学。重视钢琴教学的艺术性,突破技艺为主的观念。因此,本文将主要从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形势以及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简要分析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升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关键词: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科学化;艺术化

  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时,要学会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钢琴音乐学科原理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钢琴音乐的本质,利用科学、理性更具专业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艺术观念的培养,创新艺术化教学思维。同时,教师要重视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把握钢琴音乐中的理性与生命,灵性与悟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挖掘学生的音乐潜力。最终促进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提升。

  一、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形势

  我国的高校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设了钢琴音乐教育,并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已经培养出了很多技能性人才,但是钢琴演奏的技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钢琴音乐教学更加科学化与艺术化。所以,在在钢琴音乐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追求模仿的准确性,使得演奏作品的准确性与可信性提升。同时,钢琴音乐是一门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时越来越强调教学的艺术性,逐渐摆脱演奏技巧为上的理念。

  二、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的科学化和艺术化

  (一)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科学化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高校钢琴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也渗入科学性的原则,强调科学实践。但是,就目前的高校钢琴音乐教学而言,更多注重理性形式,以娱人为主要宗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主要是形成科学化的理念,在教学使钢琴演奏与力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相符。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可以相应的制定相应的考核钢琴技术水平等级的曲目。从而使得钢琴音乐教学的理念与理念更加符合规范性,最终促进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在进行钢琴音乐教学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钢琴演奏方法要与重力学原理相符合。在钢琴触键时要遵循杠杆的基本原理。在演奏时,在力的传导作用下,对指尖、手腕和小臂的重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心理学的呼吸控制方法,进一步控制演奏练习时的速度,演奏联系过程中还要控制演奏时的张力、音色以及音响变化等。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遵循科学化理念有利于促进提升演奏的效果,将曲子剖解成几段,展开慢速或者快速的演奏练习,分层地攻破技术上的难点问题,在逐步地掌握难点问题以后,最后完整地联系曲目,利用分解合成的钢琴练习方法有利于实现教学的规范性。在钢琴演奏发展的过程中促进钢琴演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二)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艺术化

  钢琴音乐强调艺术性,在进行钢琴音乐教学时要遵循“艺术为上”的原则。在钢琴演奏音乐教学时实现艺术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音乐教学经历了长期的艺术实践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的艺术化。艺术教学需要教师学习音乐的相关知识并进行适当地补充,形成对钢琴音乐的理性认知,形成情感体验。在钢琴音乐演奏时实现艺术化,主要是通过音乐来实现的,演奏者要掌握高超的演奏技能,在演奏时有效地控制声音的强度,具备张弛的理念。根据自身的理解将作品中的旋律与情感演奏出来。高校音乐教学虽然培养了很多技术娴熟的演奏者,但是缺少艺术化的音乐动感,没有给赋予作品生命力,使得音乐的情感更具有流动性,在演奏过程中没有将自身的情感、想象融入到钢琴演奏中,最终实现演奏的艺术性。因此,为实现钢琴演奏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更加重视钢琴演奏的艺术性,摆脱“重技轻艺”的观念。在教学时,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步步突破技术上的难点问题。在钢琴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灵性与悟性,他娱与自娱、理性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灵性是一种天赋,但是悟性可以后天的不断学习而得到,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时要突出强调学生悟性的提高。他娱是通过演奏娱乐他人,是教师对学生的硬性规定,而自娱是学生在钢琴演奏时自我娱乐,是对自己的一种欣赏和自我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情的开展自娱行为,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演奏,爱上钢琴演奏。理性有理由增加钢琴音乐情感体验的可信性,强调对音乐技巧的理解,但是生命主要强调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的内在体现,让学生达到一种自然放松的生命状态,在展开钢琴音乐教学时,突出强调人的生命价值,为实现钢琴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总之,实现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音乐教师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掌握钢琴音乐教学的基本原理,促进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

  [参考文献]

  [1]夏毅.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科学化与艺术化探析[J].北方音乐,20xx,09:69-73.

  [2]陈思.试论钢琴教学的“天人合一”[J].天籁,20xx,03:99-103.

  [3]李春晓.高等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模式研究[J].通俗歌曲,20xx,01:69-78.

音乐教学论文14

  【摘要】说起日记教学,大家都知道它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可如果说写音乐日记,大家或许会感到很新鲜吧!我们学校现在各科都在写日记——即日记教学。

  【关键词】音乐;日记;教学

  说起日记教学,大家都知道它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可如果说写音乐日记,大家或许会感到很新鲜吧!我们学校现在各科都在写日记——即日记教学,是我校的一大教学特色,自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学校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初见成效,下半年新的一个学年开始,校领导带领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全面铺开了日记教学的新篇章,并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工程。

  日记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曾经感到过迷茫,没什么参考,音乐日记到底应该让学生怎么写好呢?通过不断地学习探讨,与同事互相切磋研究,我对音乐日记教学的思路逐步明朗,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写对歌曲(乐曲)的感受

  每一首歌曲或乐曲,词曲作家都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情绪、艺术表达,人们听赏后都会产生人们心灵的共鸣,同时能够愉悦身心,并引起人们不同的思考与心理感受,随着知识水平、欣赏阅历的不断提高,感受会越来越深。初听时我都让学生用简单几个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但一堂课下来学生感受会更深刻。因此学生应该拿起笔来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来,既写出了感受,又牢记住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2.写收获

  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有新知、重点、难点,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做笔记,课堂最后几分钟,可以系统的加以整理,以本课的收获作简短叙述,即成一篇完整的音乐小手记。

  3.写教学片断

  课堂上学生有时会对哪一个环节的内容很感兴趣,课后也可以写出来,比如学生在学习《苗岭的早晨》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初步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后,复听全曲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内容画一画“苗岭的早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也可是把这个环节的内容写一写,并加入自己的点滴感受,即成一篇美文。

  4.写对音乐的感悟

  每个同学都会对音乐有所感悟,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能够使人们心灵蹦出火花。学生可以把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对音乐的体会,用文字描绘出来,和大家共享,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把这些做法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课堂教学初始,学生无从下笔,一节课下来,写不出几个字,我想这是细水长流的功夫不可急于求成,不管写几个字,几句话我都鼓励学生“写的不错!继续努力!”并加以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练习,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写音乐日记的习惯,并牢固掌握了学习内容,而且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都能做到出口成章了,这又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合拍的,也与我们学校日记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样的,日记教学利在当下,功在百年。

音乐教学论文15

  摘要:小学音乐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关键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也需要提倡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文章具体论述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五个策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激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策略学习

  音乐不仅能让小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小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亟须改革。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氛围,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为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使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技能和兴趣的培养,寓教于乐,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没有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就成为了每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笔者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谈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小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在音乐课堂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好地配合教学。小学生活泼爱动、好奇心强,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挖掘小学生的潜力,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同时,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所以,我在教学中会积极主动地与小学生做朋友,在教学中和生活中多关心他们,让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情感的升华。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校里探讨的话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若能建立起一种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音乐教学必将有新的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小学音乐教学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的讲述,而是体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上。音乐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以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在上课之前音乐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课前准备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在课前,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确立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还要紧扣音乐教材,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突出重点。音乐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详细的了解,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怎样让小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只有围绕教学目标,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掌握好教学节奏也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技能,要善于观察小学生的一举一动。当所讲授的音乐知识较难时,教师必须详细地给小学生讲解,直到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掌握。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小学音乐课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动静结合,合理调节课堂氛围,使音乐课充满美感。

  三、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时期,音乐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手段,对反馈的信息及时解决,使小学生逐渐养成终身学习音乐的好习惯,促进小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教学的魅力并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更多的在于激励、鼓舞学生。我在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对音乐后进生更加关心。由于每位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所以在讲解音乐知识的时候会伴随着音乐游戏和表演等方式,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了“教”的有效性,更体现了“学”的有效性。小学音乐教师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训练来应用到实践中。在课堂评价时要注重激励的作用。如当学生对音乐知识比较感兴趣时,我会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挖掘自身的潜力,唤起自信;当学生对音乐知识感到厌烦,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时,我会引导学生不要放弃,向优等生学习,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喜爱程度。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便利。因此,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生思维简单,经验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音乐教师要注重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清晰地开展辅助教学。比如在唱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歌曲中描绘的景色、人物、活动等展示出来,让小学生在学唱歌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体验。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握好适度原则,科学合理地辅助课堂教学。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由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音乐知识都不能在课堂中完成,因此,音乐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提前设计好活动方案,给小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就能极大地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并给小学生以鼓励和帮助。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通常以课本教学为主,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为了改变音乐教学的现状,我在实际工作中鼓励小学生成立音乐学习小组,发挥团队的力量,让每个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快乐地成长。课外实践还可以充分锻炼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以及集体观念,淡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更多的提升。

  总之,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情感交流,促进高效音乐课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小英.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体会[J].学生之友:小学版,20xx(11)

  [2]仇亚楠.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xx(6).

【音乐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论文08-10

音乐教学论文06-12

[精华]音乐教学论文06-12

中职音乐教学教育论文11-08

有关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04

音乐教学论文15篇11-02

音乐教学论文(15篇)11-02

音乐教学论文合集15篇11-02

有关小学音乐教学论文(6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