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
现如今,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
一、物理学学科教学特性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大趋势,酝酿了科学技术剧烈变化发展的环境,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学科技术层面的挑战。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初中时期思维能力尚未成熟,自然不能要求他们有什么伟大的发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做到不跟风、不模仿、不抄袭,逐渐形成自己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思维是人的大脑主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开动脑筋,经过比较、分析、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思维,离不开能力而存在,而思维能力说到底又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因此,个人创造思维能力对物理学科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动机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因。有了学习动机,才有学习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成为现实。但是学习动机不会自然出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过去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留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的最佳状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模拟动画、真实纪录片等,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便于记忆。对于一些小型实验,教师不妨请同学上台合作,既可以增进师生间感情,又营造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利于同学们在轻松活泼的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2.鼓励求异质疑
长久以来教师都扮演着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致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导者”的身份让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权威,对老师、教科书深信不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在新教学模式下,鼓励学生求异质疑,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其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选就是很好的求异思维训练法。它一方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一方面又可以扩宽学生思维,可谓好处多多。例如:在弹簧测力计下通过细线挂着一重物,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6N,当物体1/5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求该物体的密度。这道题涉及到弹簧测力计、二力平衡、密度、浮力等方面知识,从不同角度思考,至少有五种解法。
3.拓宽知识领域
丰富的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存在的基础。作为教师,“授人以渔”远比“授人以鱼”重要的多。也就是说,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领悟,从而产生新的观点远比直接告诉他理论有用得多。拓宽知识的方法很多,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等都不失为好办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受课本和教师的约束,积极主动地探讨问题,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实验与创造性思维互为表里
爱因斯坦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语音思考,而是用一幅幅能动的跳跃的图像来思考,思考完后我还要费很大力气用语言表述出来。”创造性的思维可以通过实验构思和模型建立来体现。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它既是证实推论正确性的重要手段,又是验证理论最直观的方法。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说明:读死书、死读书,不如自己动手,动脑实践。实验操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平台,让课本上的文字成为实际存在的现象。每个伟大定律的诞生都是经历“假设-实验验证-理论成立”的步骤的。假设,是创造性思维的实质体现。实验,是验证结果的金钥匙。假设,需要实验证实;实验,又促使人们不断完善假设。思维的创造性便在一次又一次的改进中不断提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妨适宜的采取由学生自主“猜想-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师只需在一旁引导,把握大的探究方向。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眼、耳、手、脑均参与进来,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与同学探讨的机会也相对增多,各种不同的思想互相碰撞,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而生!总的来说,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对教师来说,必须持之以恒,抓住一切机会,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2
一、有利于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
合作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不同之处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学习的内容也不以定论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而是要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获得知识与结论。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教学法就有利于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具体来讲:有利于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和存储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上课认真听课,课后做大量的练习来消化和巩固知识。
而在合作教学法的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其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分工与合作来发现问题,并通过应用所学知识来研究和解决问题。毋庸置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转变成了知识的自主探究者,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和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最终有利于实现初中物理新课标所要求的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精神得到培养的目标。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由课堂的操纵者转变成课堂的.主导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着整个课堂,向学生硬性的灌输知识,不求过程只求结果。
而在合作教学法的模式下,教师主要是给学生提供方法,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获得知识,其完成教学不再是通过硬性灌输而是通过组织、点拨、指导等方式。这种注重知识获得过程的教学方法自然有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有利于实现教材角色的转变,使教材由教学的权威转变成教学的依据和参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材是单一的,且主要是提供现成的结论和知识。而合作教学理念下的新教材具有多种版本,其内容主要是为合作学习提供依据和方法,在这里,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权威。
二、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完美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又要加以引导,并且能让二者实现完美结合。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们往往把本该属于学生探究的内容变成教师独自讲授的内容,这既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不出教师的主导性。在运用合作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选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点拨引导学生等教学行为而体现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们则通过占用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来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体现出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引导与帮助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构成有效的互动,从而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完美结合。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学生们只有在对物理现象产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对物理规律产生学习的欲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变成了苍白的说教,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在合作教学法的模式下,学生们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会产生各种新奇的问题,教师在本着保护学生好奇性的前提下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就能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上升为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给予及时的鼓励性评价,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如在《电磁波的海洋》的教学中,我让同学们合作进行了一下两个小实验:实验一,手持小木棍,让木棍下端接触水槽水面。实验二,敲击音叉,让其震动振动。并让同学们观察和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当实验产生的现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许多学生都开始热烈的追问和讨论“这是为什么呀?”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一边组织学生相互合作,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结论,一边从旁加以引导和点拨。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们的兴趣都很高,学习效果也很好,下课后同学们都问“老师,我们下节课还这样做实验吗?”。
四、有利于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和素质教育的成功推行
素质教育的最高宗旨就是培养创造型人才,使其为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但目前情形却是:物理课程评价标准不太科学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对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不利于价值标准的科学化和素质教育的成功推行,也是我们在创新方面已经和别的国家产生差距的原因。而采用和推广合作教学法能使学生掌握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能让学生学会研究方法,熟悉探究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因而对合作教学法的教学评价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它不仅包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所有这些评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成功地转向素质教育,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法有利于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完美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和素质教育的成功推行,我们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怕麻烦,不怕困难,大胆尝试并坚持使用合作教学法,使它的优势在教学中日益显现,并通过它来推动物理新课程的改革,达到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才的目的,以推动我们的教育事业跨上新的台阶。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明确整合方向,对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反思,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互联网的应用、教学课件的制作等。只有我们真正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会带来巨大实效,并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技能,才会想用和会用,让多媒体技术给物理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扬长避短、克服弊端是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的重要保证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其优越性显而易见,但我们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多媒体,它有利,同时有弊。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科学看待多媒体,扬长避短,注意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 教师要转变课堂师生角色,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学习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我们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源,积极获取新知的过程,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过程。所以,在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转变课堂师生角色,改变自己是课堂主体这一角色,把自己定位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创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2.教师要把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平台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越频繁越好。实际上,任何教学媒介使用总要有个度,要做到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面向所有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教学导入时的动画展示,还是课中的图像设置、知识拓展,都要立足学情而设,充分且高效。课件尽量做得别太花哨,不能搞一刀切,大屏幕不能代替板书,在使用多媒体时,美观、规范的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
3.教育教学中,教师之间要紧密合作、资源共享,制作高效的教育教学课件。我们在上课前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整理好,最好做成教学课件。在制作课件之前,对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课件类型做到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软件,制作适合教学要求的.课件,制作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课件。同时注重互联网的使用,注重课件的科学性、准确性、使用性和趣味性,注重网络导航、知识拓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论坛建设中。
4.备课时,教师既要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料,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网络给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提供了便捷,文本、音像、视频、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等资源丰富多彩,现在网络远程教育也为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有效运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提高重组、修改课件的能力,用少量的时间对他人的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备课,对他人的课件进行二次重组,使之成为适合我们自己教学的教案和课件,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5.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千万不要忘记物理的根本。加强对初中生物理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物理素养,培养他们掌握新时期的物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初中物理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使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忘记物理课的特性,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注意对双基的理解与掌握,强化训练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强调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学习方法和综合训练。
总之,在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今天,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的整合,能够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转变,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初中生的学习和进步提供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和有力的辅助工具。因此,广大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探究多媒体教育教学平台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而努力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4
当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显性教育,它是指通过有直接的、有意识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教育。显性教育具有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由于它高效、可控,所以成为平时教育最常用的方式。但显性教育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那就是显性教育的意图过于明显和外显,倾向于集体灌输,它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所以单纯的显性教育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显然单纯依靠显性教育是不够的,它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入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通过间接的、无意识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的教育。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比较,它具有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方式的隐含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等特点。正是由于隐性教育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获缺的作用。
一、科学方法
一般地说,科学方法的教育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显性方式重在让学生模仿和应用有关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对科学方法的操作训练中有意识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而隐性方式重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方法并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和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科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由于显性方式需要学生对所学科学方法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在初中阶段学生通过显性方式所学的科学方法是十分有限的,隐性方式在科学方法的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原因有:
一、科学方法大多隐含于教材中,例如对于一些微观物质或抽象物质的研究经常隐含着转换法,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的讲解又经常用到类比法。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思维的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满足于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所以初中阶段科学方法的教学应该是显性和隐性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能模仿和应用部分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更广泛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有一定的认识。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财富,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求实精神、求证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际上就是科学精神。所以素质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的内涵决定了其培养方式是间接的内隐的,即隐性方式。我们可以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开掘出科学精神培养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讲解经典实验时增加有关物理学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曲折、艰辛和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受到前辈科学家怀疑、求实、创新等科学精神的熏陶。
我们还可以在科学方法的教育过程中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例如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猜测和质疑,培养他们的索求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安排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培养他们的求证精神和探索精神等等。
三、科学觉悟
科学觉悟指对于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也指对科技成果的亲近感。这样的亲近感并不要求对相关科技成果有深刻的理解,它是一种内心愿意接近它,了解它的心理趋势。比如对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有些人表现出的是巨大的热情,他们对产品的型号、功能了然于胸甚至对简单的维修也无师自通。而有些人却漠不关心,甚至对新兴的科技产品内心存在抗拒。对科技成果的这种亲近感的和中学的物理教育密切相关,如果教学的内容能注重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的方式更灵活多变则有助科学觉悟的启蒙;如果教学的内容一味强调主干知识而忽略其他,教学的方式是单纯灌输式,那么这种教育则是对科学觉悟的扼杀。
由于科学觉悟是一种心理趋势,所以它的的培养不可能被量化而只能是渗透式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用隐性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扼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相互交织共同对人的成长产生作用的,两者缺一不可,其中隐性教育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更是有不可获缺的作用。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做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转化和渗透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
摘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应该找到其中的难点和问题并积极的寻找其解决的办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通过新的方式来完成对其教学的创新并积极地寻找其中最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从而切实去提升学生们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难点;突破;尝试
初中物理对学生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大部分学校的物理课程的系统开设都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这也就是说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起点上都是一样的,学生们所产生的差距,都是在教学或者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慢慢拉开的。因此笔者认为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在让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学生们接受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并且响应教育者的号召加之教育者本身具备很高的教学素养,在这些条件的互相作用之下学生们才能切实的去提升成绩,更好地学习物理;反之,则不然。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该如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们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做系统的探究。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难点基于很多方面,需要从学生、教育者以及课本内容等多方面来进行分析。1.学生们刚开始接触这一点是我们必须首先承认的,初中物理是学生们最开始接触物理的阶段,对学生们来说在此之前完全没有学习物理的经验也就不能及时而准确地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物理的趣味性纵使是提升学生们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一点,但有兴趣还要懂得怎样将之使用在正确的地方。2.教育者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很多教育者愿意相信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不愿相信当前阶段研究的优秀成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低下并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对克服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1.创新情景的引入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引入新课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对其内容与现阶段的科技进行延伸的`方式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引力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在课前采用播放一组幻灯片或者短视频的形式来进行对新课程的引入。然后在放映结束之后对学生们进行提问:为何宇航员能跳这么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下就能调动学生们思考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们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
2.让学生们学会质疑,大胆地猜想和假设现代的物理学也不是物理学的终极阶段,可能也会存在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但其实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正确,这些可能都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发现。所以说,我们培养物理人才并不是要求“守旧”的物理人才,而是能够做到不断去创新的物理人才。
3.创设生活化的情景物理情景的创设对学生们去增强其代入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们在进行情景代入的过程中若是因为其情景的问题而导致其并不能顺利的将自己代入情景之中,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建立情景的时候应该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问学生们: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怎么来的?夏天自来水管上为什么会常挂着水珠等等
。4.增加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们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验步骤来完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从而加深对实验结果的印象;以及若是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什么学生们不理解的情况定然也会及时的反映,这正是帮助学生们建立实事求是精神以及提升学生们的质疑性的重要方式。甚至,为更好地提升其趣味性,也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精心的包装使能够通过类似游戏的方式来表现出来。提升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寓教于乐,帮助学生们去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5.制造矛盾,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的环节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去制造一些矛盾来帮助学生们对思维进行不断地创新以及帮助学生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对是教学案例进行延伸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电流这一个单元时,可以将已经接好的电路断开一处直接问:什么情况下电路在开关断开一处时能够让电路继续流通。
6.充分利用学生们的业余时间学生们课上的时间毕竟还是少数,一周的课程加上实验课总体的数量也是有限。而如何提升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针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对学生们的课后生活或者回家之后的时间合理利用。例如: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来解释我们课上所学习的物理知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还是一种比较困难的学习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涨,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应该直面问题,并不断地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翟向辉.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J].基础教育论坛,2017(20):28-29.
[2]华德宝.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J].考试周刊,2016(88):119.
[3]向青松.有效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重点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中学),2015(09):7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6
初中物理的教学法很多,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选择哪些方法对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境来说是最恰当的呢?怎样使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呢?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更是艺术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可以选用的一些教学法,提出自己浅薄的见解与同行探讨,此乃抛砖引玉之举。
例如在上《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节课时,根据课程按排内容和课标的要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流程让学生自主探究:①创设情景,诱发提问。即先在示教线路板上连接一个有两只灯泡串联的电路,使灯泡发亮,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前面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处处相等,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是否也处处相等呢?②启发学生针对疑问,大胆猜想,鼓励各实验小组多提出不同意见;③各小组对提出来的猜想和假设进行讨论交流,制定计划,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记录数据;⑤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出规律;⑥各小组评估探究过程中的得失;⑦交流体会,拓展实验,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基础上,布置各小组回去制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设计。采用这种的教学设计能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说能很好地完成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可知道主要选用了科学探究法,同时也用到了启发法、实验法、归纳法、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法在这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运用,共同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因此,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所选教法是否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去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评价一位教师选用教学法艺术水评高低的重要标志。
又如在上《眼睛和眼镜》这节课时,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新课标理念要求,可以把眼睛与照相机做比较进行教学。因为眼睛从结构上看,非常类似于照相机(或者说类似于摄像机),而照相机成像原理前面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所以眼睛的教学过程可以主要采用类比法,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底片。在教学过程中辅助用教学课件讲解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起来较容易,印象也深刻。可见这节课除了用类比法教学外,还用到了讲授法、启发法、观察法等等,这些教学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例如在上《光的折射》这一课时,因为学生前面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本节课可以考虑采用演示实验法。教师把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推理,最后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共同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这里把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启发法和归纳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运用,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现了教与学高度统一。
当然对于这节课,不一定采用以上的教学法,如果学校实验器材充足,学生基础比较好的话,也可以采用以探究法为主的教法。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实验探究,然后通过收集材料,进行分折和归纳,最后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出来。可见对于同一内容的的教学,选用那种教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情景而选用,有时即使是各种情况都相同,而不同的授课教师在选用教学法时也会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相同。因此,教学中的教法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没有什么固有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好好去把握。
初中物理教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条件和情景有不同的配搭运用模式,在这里不可能一一言尽。例如在教学中常用到的还有阅读法、练习法、发现法、谈话法等等,它们各有优势和特点,应用时条件和范围也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不是孤立出现,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相辅相成,交互混杂在一起运用。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可采用科学探究法、归纳法、讨论法、启发法;为了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可采用演示法、观察法;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可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为了加强物理实践,培养学生技能,可采用实验法、练习法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师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选择出最恰当的教学法,创造性的加以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7
力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学生在学习压强、密度、浮力等力学知识时存在着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的现状,究其原因,“应试理念”尚未革除,教师大搞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合作探究变为无效的玩耍,自主学习沦为“放羊式”,启发式教学成为无聊的提问,影响了物理教学成效,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力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力学教学成效。
一、关注过程,将知识传授与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积极的思考者、倾听者、质疑者,教师不能为知识而教,而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发展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两者不可偏废。如在《浮力》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也要让学生亲历探究测量浮力大小的过程。让学生将曲别针、乒乓球、石块、木块放入盛水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石块、曲别针沉入烧杯的底部,而木块、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会提出问题:“石块、曲别针等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假设,有同学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理由是物体没有浮起来。也有同学认为它们受到浮力的作用,理由是物体下沉的速度比较慢。教者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石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变化。学生在探究中习得知识、培养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以情优教,实施积极情感策略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以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习物理、了解物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教师要挖掘教材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大到天体运动,小到分子运动,都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教师要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描绘物理研究的广阔天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以物理学史影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进化过程,以科学家的故事激励他们不断前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以灵活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课显得至关重要。一是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中受到感染。如在学习浮力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亥尼洛国王做了一顶王冠,怀疑工匠以银替金,让阿基米德在不损坏王冠的前提下查出是不是纯金制成的,阿基米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一次,他跨入放满水的浴桶,这时有一部分水溢出,他看到这个现象,智慧的火花迸发了,狂奔街头,大呼“找到了”。他获得真理的快乐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二是以问题导入。教师也可以设置疑难问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好奇有趣的同时,将学生置于愤悱的境地。如在学习压强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在雪地上行走,人为什么容易陷入积雪中,而穿上宽宽的滑雪板就不会陷入雪中还能滑行?用手指轻轻夹住钢笔的两端,为什么两个手指会有不同的感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考虑到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从而进入压强的学习。三以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视频、动画、图画文字于一体,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如在学习《物体的'浮与沉》内容时,教者向学生播放辽宁号航母在海面上自由航行,潜水艇可以自由在水中下潜、上浮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浮沉现象。教师以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
三、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开展
教学一是灵活开展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要借助于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重视演示实验,向学生完整展示物理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时,教者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比较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关系,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有一些实验,无法在教室里完成,如测定大气压强值时,需要做托里拆利实验,而汞是有毒的,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完成实验,测得大气压强的值,弥补了无法实验的遗憾。二是以类比生活。在学习液体、气体压强时,学生常会提出问题:“液体容器内的压强是否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教者将液体所受的压强与班级相类比,大家在班级是平等的,如同同一深度所受的压强相同;大家都受到纪律的约束,随着年级的增大,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增多,如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加深而增大。通过类比,学生能学得轻松,不再感受到物理知识抽象难懂。
总之,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以问题开启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8
一、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和完成物理探究性实验
初中物理的教材上有着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很多重要但是相对较为容易的物理原理和物理定律都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通过简单的分析总结而轻易得出。但是大部分的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瞻前顾后。要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信任而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要么因为学校物理实验设备的短缺而直接将探究性的物理实验转变成演示性的物理实验。通常情况下,初中的物理教师都会为学生提前设计和规定探究性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设定好的实验过程走一遍形式就可以了,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实验中问题的提出,步骤的设计,成果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这些探究性实验所必需的活动中去。基本上就是教师的牵线木偶,以旁观者的身份按照老师设定好的套路走了一遍探究实验的形式和过场。这样的探究性实验,既不能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也没有对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实验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所以,初中的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找准自己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正确定位,从旁协助学生独里完成探究性的物理实验。
例如,在学习《浮力的大小》这一课时的时候,物理老师在动手进行实验的同时,应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实验中的物理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比如“乒乓球从刚入水时的下沉,经过快速的浮起,直到最后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那么乒乓球在这整个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有着怎样的变化?”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变化的因素进行大胆的猜测或假设,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探究。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细化操作、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这种研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基本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例如,在学习和电压相关的基础知识时,物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苹果和柑橘等酸甜可口的水果除了可以吃以外,还能用于电池的制造。这种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的生活世界里随处可见的实验主体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水果导电性实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制作出来的水果电池进行探究性实验,对水果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和假设,并通过实验加以证明或推翻。如此一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验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利用物理实验的历史和事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新编教材对物理发展史上的`典型事例以及事例中著名的物理实验有着详细的介绍与讲解。
实验方面,以《科学之旅》中伽利略的摆动实验为例,年轻的伽利略通过小球摆动的实验对摆的时间和频率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发现和总结出了“摆的等时性原理”,还根据这一物理性原理制造出了流传至今的“机械摆钟”。这个典型的实验向学生们展示了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对物理科学家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的肯定的赞扬来启发和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事例方面,以《凝固》这一章节中的“姆潘巴”现象为例,央视十套的《走近科学》栏目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上海市某中学的三名初中学生为了证明“姆潘巴”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上百次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得出了上万个实验数据,耗时几个月,最后终于论证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物理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这一事例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例的关注重点。既要要求学生向事例中几位初中生质疑权威、创新实验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又要以这个事例中的教育意义来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语
初中的物理教师要想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就应该从探究性物理实验和实验事例这两方面入手。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和完成物理探究性实验,利用物理实验的历史和事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和落实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创新方面的改进和革新。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个教学目标中去。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创新。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下面我从自己的教学中来谈点体会:
一、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即对一个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设法解决。因为创造的过程就是设法来解决,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思维,所以它是创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活动,因此,要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认真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后,要循循善诱,注意点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是创造思维本身的要求,同时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积极开展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开展小实验、小竞赛、写小论文等活动。
开展解题能力的训练。习题教学中有意识的开展解题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开展一题多解,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要使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训练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烧断的灯丝若能搭上,将比原来较亮,指导学生直接用“P=U2/R”来回答,学生不易接受。若这样来启发引导:①较亮说明什么;②功率为什么变大;③电阻为什么变小。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通过反向思考去找原因,本身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理解。
布置特殊作业。一般的作业都是在完成一定内容后布置给学生作巩固练习,一般不需要学生费多大的力便可完成。正因如此,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方面,平时作业就显得不足。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也作为师生交流信息的窗口,可布置一种特殊作业,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它不拘形式,其实是一种开放式的作业,本身即是发散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
因此,不但没有增加学习的负担,反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复习设疑能温故而知新,关键是如何做到让学生“知新”,复习旧知识的重点要放在提出相关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重力时,先复习旧知识,然后接着问:上抛的石子落回地面,熟了的苹果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产生的,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会主动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
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讲授“浮力的利用”时,我设计了三个实验:①把生萝卜放入水中,使之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在上面插入薄铁片剪成的小人,直到下沉。启发提问:怎样使它继续漂浮起来?②将把萝卜挖空,重做实验。③把废牙膏皮卷成一团放入水中,怎样使它浮在水面上?通过这样设疑,学生求知欲一下子被点燃了,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急于去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研究和学习之中。
有了发散训练,还要培养学生善于从多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选出最佳思路或总结更合理的思路,这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训练基础上,要培养学生会综合、小结和比较。学完一节课,在进行小结时要有突破性提高,使学生探索盎然,不断诱发新的求知欲,带着问题继续去思考,不能把小结只看成是简单的归纳和知识堆积。综合、小结的目的要达到让学生去比较、反思和不断改进,提高创造思维的准确度和敏捷度。
三、学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其目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使自己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人,从而具备终身创新能力。从表面来看,学生会学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和更替周期目益缩短,使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的一生,使学习场所由学校移到了社会。只有不断学习与掌握,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因此,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中学阶段的学生是最富有激情和创造精神。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愿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
一、创新教学思想
教师还要提高自身责任意识,时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意见并不断加以改进,关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此外,教师还要灵活处理重点与非重点知识的合理侧重,对于不同年级、不同理解力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力的相关知识,而有的学生则偏重于光的学习,教师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还可以组织他们形成学习互助小组,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二、制造授课悬念
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实验、故事、生活现象、问题等来提出疑问,从而有目的的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问题,并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就能够更为积极参与到课堂探析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在探究和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笔者讲授“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时,上课伊始就先给学生讲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对故事所描述的情节产生了好奇心,便要求笔者进行演示。笔者首先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大家猜测需要几个人能够将其拉开,然后让认为自己力气很大的两名同学到讲台上尝试,然后再换另外四名学生挑战,结果大家都没有将马德堡半球拉开。当笔者让一名学生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的把两半球拉开。笔者顺势提出让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追问:大气压强真的存在吗?大气压强的威力究竟有多强大?在经历了上述的神奇现象之后,学生急于了解大气压强,就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讲解之中。
三、设置趣味情景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单纯的理论讲解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善于将物理知识的阐述巧妙的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具体。物理教学情境有很多种,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景等,前景的创设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惯性”时,由于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惯性的具体内涵,所以笔者便为学生演示了一个情景实验。笔者在杯子口上覆盖了一张硬纸片,把一枚鸡蛋对准杯口放在纸片上,然后突然将纸片抽出,鸡蛋落在了杯中。在做实验前,很多同学认为鸡蛋会随纸片的.抽走而掉落在杯子之外,而实验结果却出人意外。随后,笔者又在装有鸡蛋的杯子下铺了一张质地光滑的桌布,接着又猛的将桌布抽出,装有鸡蛋的杯子纹丝不动。这一系列奇特物理情景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使学生充分认识了“惯性”的具体存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置不同的情境,也可以启发学生自主搜集相关历史故事、生活现象来阐述所学知识。
四、结合现实生活
物理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物理知识。对初中生进行物理教学的趣引,离不开常见的生活现象。生活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真实存在,还能使其明确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冰、水、水蒸气这三态变化让学生对“物态变化”产生初步理解,随后,用生活中为大家所熟知的现象来阐释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或者放热的过程,如将雪糕刚从冰箱拿出时,雪糕会冒“热气”;刚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壁上会冒“冷汗”;夏天吃雪糕会感到凉快;冬天窗户上会结冰花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们却是第一次真正探索这些现象的原理,由此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会格外高涨。又如,在学习“杠杆”、“滑轮”时,教师通过指甲刀、铁锹、钳子,吊车、旗杆、升降电梯等工具来讲解杠杆、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同学们将实际生活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到物理知识学习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学习是为同学们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充分利用身边各种资源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创新教学思想、制造授课悬念、设置趣味情景、结合现实生活等方式,采用趣味引导策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1
摘 要:新世纪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掌握者的层面,而更多的需要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理;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改提到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物理这门偏重于理性思维的学科,与其不厌其烦地讲解题目,不如着重锻炼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我们将从不同思维能力的角度来探讨。
一、运用模型及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所谓形象思维,一般指认识主体通过联想、想象等多种途径对于所见到的事物的表象以及事物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从外部形象上对事物进行理解把握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到物理科目学习中,学生以物理表象为材料对其进行形象上的加工,使其转化为自己更易理解和掌握的形象。形象思维的培养对于物理教学有着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定律。就初中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而言,很多概念和物理定律都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经验,这些规律通过深度的解析之后应用于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多年以来,物理教学一直偏重于逻辑思维的发展,如,记忆一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公式、定量计算、理性思考等等,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首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物理模型进行直观展示。例如,在讲解扩散作用时,教师可以直接拿两个分别装有不同颜色气体的瓶子,将瓶口对接后,让学生观察瓶内气体的混合过程。其次,要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投影片、挂图、课件等手段,引导学生仔细、广泛、全面地观察,形成感知,强化对物理问题的记忆表象。此外,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参与物理实验,不仅让学生在动手中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积极引导不断设疑,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物理科目学习中,学生通过初步的形象思维对物理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要想解决真正的问题,还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判断。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为基础,用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
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首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思维推理的引导。比如,一道光的折射题目,在学生尚未接触过此类题目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目前的数学水平分步骤进行讲解,通过作图,利用数学公式计算角度、折射点位置,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推理过程。而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步骤后,教师就要大胆地培养他们独立的分析能力。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适时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教师手握矿泉水瓶,问学生“瓶子为什么不会落下?”“此时摩擦力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为什么?”通过设疑,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判断的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独立讲解题目,将对题目的分析过程从头到尾讲给其他同学听,而其他同学没听懂的还可以发问。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更理清了分析的思路,逻辑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创设轻松平等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新课标中,由过去偏重于教学结果即考试成绩转为偏重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这个转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利,它将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物理教师,应该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给学生较为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改变过去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大脑处于较为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转化,其次要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为他们补充相关的知识,再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引导,在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时,通过肯定鼓励他们沿着思路继续探索。在学生对自己有疑问时,引导他们通过知识积累、查找资料等方式分析自己思路是否行得通。
初中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独立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以后的学习会大有裨益。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时时刻刻以此为己任,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我们相信经过长期的努力,定能为国家发展培育出全面的人才。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2
一、深化理论基础
学生对生活现象中的美是充满感知力的,可以在学生对美学的认知中展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科学家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对美学的追求上,可见美学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远大的,教育者在学生的物理教育中若能加入对生活等的美学研究必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生活现象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1.生活实例在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章节激发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章节的内容精简、内涵丰富.比如,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液体压强章节,单纯地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引入生活实例可使学生很快地理解新的物理元素.例如,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见过“活”的带鱼,原因就是带鱼生活在深海中,而且深海中的.压强很大,带鱼一旦“上岸”,普通的压强难以适应,所以带鱼一上岸很快就死了.
2.生活实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深化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促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物理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加深的最有效的办法,实验可以与实际生活案例相结合深化了解教学章节的内容.例如,平面成像的物理学内容,实验室里的成像实验过程虽然简单易见,但还是过于死板.学生都见过水中倒影,去河边或者海边的时候岸边的倒影对于观察者而言都是倒立的,这就是生活中最好的平面成像.
3.生活实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总结
课堂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总是单调的,动手做虽然对于物理教学帮助很大,但是毕竟不能经常实施,物理学本身是多方向性的,开放式的答案只停留在课堂上是不够的,在实际生活中其实物理学解决了许多我们熟知不可能的现象.每几节课做一次关于生活实例的课堂总结,探讨关于物理现象的矛盾点,将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于深奥的物理学的想象力,为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4.利用生活实际案例创新教学新环境
学生的物理教学相对而言是简单的,但是简单的内容也可以引发深刻思考,为学生日后高年级具备高知识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通过对生活实际案例的思考,引发对物理现象的认知,并利用自我自主学习后的物理知识,返回到实际生活中,动手实践,解决实践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三、生活实例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1.提高课堂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在注重学习成绩的同时,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激发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利用生活实践,吸引学生对解释物理现象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物理学本身严谨的思维特点,设计一些特立独行的研究话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实验场景、习题故事、漫画设置等插入进去.这样,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也将给学习效果带来大大改观.
2.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与学习
对于现在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最难的不是因为物理深奥难懂,而是学生很难自主学习探究物理学的内涵,这将影响到学生对生活中很多物理现象的自我发现和自主探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把生活中的许多案例、现象等引入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学习物理枯燥乏味难懂的现状造成很大改观,那么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题目要新颖,增加一些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探究题目,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激发智力.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生活实践是一个必然趋势.利用学生对实际生活中不同的物理实际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强烈追求真相的欲望.同时,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提高.学生独特的年龄特点,对他们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现象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3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处理好课程、教材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教学改革最关键的是考试与评价制度及其方法的改变。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事实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倡和发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物理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要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制度,参与设计学习评价。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内在动力的支持(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评价学生学习时,还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真正“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
二、更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学习成绩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进行传统的考试,以分数评价过多地关注结果评价。但这只能判断出学生在某一时间上取得的成就或表现,我们只关心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知道学生哪些题会做哪些题不会做,而对于不同学生个体如何取得现有的学习成绩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则缺乏足够的关心。我们的考试成绩只关注共性发展(即目标中心),而忽略个体的独特性,注重“秋后算总账”、“一分定乾坤”,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课改的要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每一章节或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性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结果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我们要针对课程实施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经常采用形成性测试和诊断性测试的评价方法,这样才能改变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把考试分析深入每位学生的考试答卷上。
三、更重视学科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
“所谓学科能力”,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特殊性,二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智力活动及其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物理观察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物理思维能力、物理自学能力和物理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固然有遗传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来自后天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努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每个学生的智力、个性和品德都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只关心他们个性和品德发展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智力的发展情况、个性的发展方向及其道德品质的表现。
四、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变化。而教师在这一方面在某个程度上和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只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评价学生的学习,而应该换位思考,给学生比较合理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学习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应该以一定的份额记入学生的评价成绩中。
五、更加注重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物理教学的评价是根据物理教学的目的和标准,通过系统的调查、比较和收集材料,对学生学习物理这一活动的结果、过程和有关因素进行描述或价值判断,并且通过协调达成学生及其家长对学习的共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物理的质量。教学评价必须正确有效,否则就会变成“无用功”,于事无补,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要做到评价的准确、有效,教师必须“公正”,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说:“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即对智力、相貌、性格、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普施爱心,有教无类。要做到公正,教师必须实事求是,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而应平等对待学生,以免在学生中失去威信。总之,初中物理的教学评价,形式要多元化、多层次,性质要公平、有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4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改革,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作为硬性要求,旨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改革的具体目标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使自主学习成为改革的亮点.
2.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它代表的是学生在独立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答案.所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代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
学习初中物理的目的并不是使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事物,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物理,了解物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使他们的视野从课本中学到的有限的知识得以开阔,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
1.结合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生都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习保持新鲜的时间短以及情绪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是其固有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分析,采用适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物理学科,因为物理是一门实践性以及动手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对于刚刚接触的物理都是抱有极大的学习兴趣的,如何把这份兴趣保持下去,就是教师需要做的事情.
2.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的内容大多是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物理学科是极易引发初中生兴趣的学科,初中物理是比较侧重观察物理现象的学科,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安排学生做好探究实验,教师还可以适时随机地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自愿地探求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也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组织相应的课外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思维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类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比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更能使大脑兴奋,从而人的思维会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物理是一门创造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4.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拓展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后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改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就说明这一次的教学实践是成功的.如果学生普遍表示提不起兴趣或者在课堂上开小差,那就说明这次的教学实践还需要再改进.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实践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也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学习.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加贴合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合理化设计,使学生独立地去思考和学习.
三、总结
教学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但是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即教学是没有定法的.所以本文所说的培养初中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全部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总结.
三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
一、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
新时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很有必要,这既能够实现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也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培养,对于推进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无疑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意识到在具体问题的解答时综合的应用学过的知识可以发挥的良好功效。同时,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也要让大家意识到合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往往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理解与思考问题可以带来的收获。这些都是新时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们具备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初中物理素养的提升将会是很好的辅助。如讲《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时,在讲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假设,之后再通过实验进行对比、验证,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要勇于做出各种假设,并且要引导大家对于自己的各种假设进行有效验证。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了这种有效的独立探究后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二、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展开自主探究同样是新时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值得采用的一种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大家针对相关的实验主题自己进行实验过程的验证,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来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这个过程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能够非常积极的参与到自主实验中来,能够和其他同学展开很多有意思的探讨与对话。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实验竞赛来引发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们在自主实验中来不断加强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实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深化很有帮助。如讲《蒸发》一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设计,有的学生就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
(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开,看哪个干得快?
(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
(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对其中一片吹风,看哪片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但实验的设计完全能够体现这个实验的基本理念。透过这个有效的自主探究实验的展开不仅使学生很好的认识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大家也很好的掌握了初中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的掌握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7-15
[精选]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6-25
【精选】初中物理教学论文06-25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2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05-31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集合15篇)11-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合集【15篇】06-25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合集15篇11-17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锦集[15篇]06-25